時力黨團籲研擬高溫假及津貼制度 保護勞工健康安全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5日電)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天呼籲政府,研擬高溫假及高溫津貼制度,保護勞工健康安全;黨團總召邱顯智指出,歐洲及美國已有許多高溫影響評估的研究,訂定高溫退避及勞工保護制度勢在必行。

勞工在高溫下工作安全受到關注,時力黨團今天召開「高溫紀錄創新高,勞工要有退避權」記者會,並邀中華快遞企業工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的代表出席。

邱顯智指出,如果雇主未提供勞工必要措施預防高溫危害,現行職安法已訂有相關裁罰。然而去年政府實施戶外熱危害預防勞檢計9619場,竟發現有高達1/3以上事業單位違反規定,但其中只有3家遭裁罰,絕大多數檢查仍以限期改善為主。

他說,政府應加強課予雇主保護勞工的責任,強化複檢次數,確保業者實質改善。

邱顯智表示,時力黨團支持制定高溫假,勞工應有退避權,當溫度達一定標準時,勞工可以暫時免於出勤。另外,高溫作為職場危險因子之一,政府也應比照危險津貼,訂定高溫津貼,以作為雇主要求勞工出勤、未能行使退避權的補償。

邱顯智指出,許多長時間忍受高溫曝曬、悶熱環境的勞工,像是停機坪上修理拖拉飛機的機場員工、營建工地工人、郵局郵差人員、高爾夫球場上的桿弟及場地維護人員、外送員、保全人員等,隨著整體環境升溫的趨勢,受到高溫的傷害。

中華快遞企業工會理事郭勵治指出,快遞從業人員多數都是使用自己的機車在戶外工作,紫外線最強、氣溫最高的時段從早上11時至下午1時間,運務也不會中斷。而由於中華快遞的客戶是銀行端,導致勞工需不斷從戶外進出銀行,加上銀行冷氣較強,在不斷地冷熱交替下,就很容易產生頭痛、中暑或其他熱傷害。

郭勵治表示,中華快遞工會認為,當溫度超過一定溫度時,應有更為彈性的工作時間安排,以避免高溫下工作,降低勞工熱傷害的風險,更應該在有業務需求,必須於高溫出勤時,給予適當的高溫津貼。

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秘書長朱智宇說,以機務人員為例,維修火車時常需在機廠內進行焊接、設備維修更換,廠內30多度以上的工作環境,僅靠著工業電扇作為通風設備,十分悶熱不適,曾出現中暑等熱傷害狀況,惡劣工作環境成為台鐵機務人力流動率高原因之一,為台鐵離職人數最高的職種,衝擊交通運輸安全及量能。

朱智宇指出,除了注意戶外熱危害預防,對於室內高溫作業保護也應有明確指引,改善惡劣的工作環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呼籲勞動部應針對室內高溫作業保護提出明確規範,並研擬高溫假及高溫津貼制度,保護勞工健康安全。(編輯:翟思嘉)11208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