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2日電)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今天公布,借鏡俄烏戰爭啟示、以及考量中共對台軍演威脅,軍方在建軍規劃原則中,除既有「不對稱作戰」,今年報告書新增「分散式指揮管制」,符合漢光39號演習想定重點。
國防部強調,將結合分散、可存活性、備援及跨域的指管通情監偵為原則,納入「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分年度執行,並配合武器更新,進行組織結構調整,以滿足未來防衛作戰需求。
國防部今天公布「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中共對台軍演後的首次國防報告書(前次於110年公布),格外受到重視。
在第2篇章「國防戰力」第2節「建軍規劃」中,國防部提到,面對中共區域拒止、反介入、海上封控及三棲快速多點犯台能力日趨完備,如何發揮海島防衛地理優勢,並借鏡俄烏戰爭不對稱作戰啟示,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尋求合適建軍項目與戰備整備,期能快速提升可恃戰力,以有效遂行「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
相較110年國防報告書,在建軍規劃原則中,除既有「不對稱作戰」外,新增「分散式指揮管制」,與剛結束不久的漢光39號兵棋推演、實兵演習的重點項目相符。
漢光39號實兵演習期間,編配各作戰區的陸海空軍,均演練分散式指揮管制;空軍也演練「天貂計畫」備援機制轉移,相關科目均是漢光驗證重點之一。
國防報告書說明,國軍評估敵可能作戰行動,針對共軍戰力採取不同的反制作為,綜合考量部隊戰力發揮的整體性,置重點於強化指管韌性與分散式指揮平台及共同作戰圖像,以增進整體聯合作戰效能。
國防部指出,依據「聯合戰力規劃要項」,以「遠距、精準、機動、無人化及人工智慧(AI)」之不對稱防衛韌性為目標,結合分散、可存活性、備援及跨域的指管通情監偵為原則,納入「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分年度執行,並配合武器更新,進行組織結構調整,以滿足未來防衛作戰需求。(編輯:郭無患)11209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