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2日電)新任印度駐台代表葉達夫日前受訪強調,台灣對印度至關重要,他認為台印關係具有共享價值、產業互補2項特性,可謂「天然夥伴」,尤其在半導體、太空科技等領域將有巨大合作潛力。
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8月接任印度台北協會會長,他是出身資工學術背景的專業外交官,曾派駐聯合國、布魯塞爾、華府等重要使館;值得觀察的是,他駐台前的職務,自2018到2023年擔任印度總理辦公室主任長達5年,不少輿論認為他奉派駐台,象徵印度重視對台關係。
葉達夫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他被告知派駐台灣感到「非常榮幸」,雖是第一次來台灣,但他因在總理辦公室負責外交政策、國防與科技議題,對區域情況有深度了解,知道台灣是很友好的夥伴,在經貿科技等各領域,台灣都對印度至關重要。
葉達夫認為,台印關係建立在2大支柱上,第1是「共同利益與價值」,台灣自由開放的社會與印度十分相似,也有許多相同優先目標,包括民主、智慧城市、數位轉型、綠能等。
葉達夫說,台印關係第2根支柱是「互補能力」,這使台印成為天然夥伴,例如台灣是半導體晶片的硬體製造中心,印度則有許多世界頂尖IT軟體公司,雙方產業合作可相輔相成。
面對各國都想吸引台灣半導體投資,葉達夫認為,印度有幾個「特殊誘因」勝過其他國家。
他舉例,在政策面,印度政府2021年底宣布「印度半導體計畫」(Semicon India Programme),斥資百億美元建構產業生態系,補助金額最高達70%,美光(Micron)月前宣布在印度古茶拉底省(Gujarat)設立晶片組裝測試廠,台灣也有不少其他半導體公司表達興趣。
葉達夫強調,很多台商還停留在舊印象,認為赴印投資要布局很久,其實現在外商從登記註冊到工廠生產線開始運作,只需幾個月就能完成,他呼籲台商重新審視對印投資契機,印度已變得非常商業友善、數位化,很多交易甚至不用親自前往。
印度另一強項是「人才庫」,葉達夫解釋,印度每年生產100萬個工程師,他不信世上有任何國家能望其項背,且印度科技教育品質極高,許多印度大學提供專門半導體課程,也已開始與台灣的大學合作,近日印度10位科技教育界高層甫訪台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印台科技學術合作是互惠雙贏策略。
葉達夫說,半導體產業將進駐的古茶拉底省「多雷拉(Dholera)特別投資區」,政府將確保擁有全球標準的穩定供電系統。
至於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引發的「工作倫理」討論,葉達夫表示,這在印度也不是問題,「印度工程師對工作有責任感,且願意長時間工作。」
葉達夫舉例,印度今年8月成為繼俄、美、中之後,第4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讓各界最驚異的是,印度用極短時間、極低成本達到目標,「這就是許多印度工程師日以繼夜工作的成果,登陸月球花費甚至還不如某些好萊塢大片的拍攝費用」。
就地緣政治面,葉達夫強調,印度是台灣強化供應鏈韌性的絕佳夥伴,印度已有75年民主歷史,並盼在25年內成為發展國家,「外部環境穩定對印度發展很重要,否則印度無法達成目標」。
葉達夫說,印度領導階層一直以來都支持世界和平及穩定發展,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過去數月也不斷重申印度對區域穩定及和平的態度,「外商前來投資無須擔心,印度是一個大國,要應對這類地緣政治挑戰不是太困難。」
10月2日恰逢印度聖雄甘地的生日,葉達夫說,甘地以非暴力抵抗殖民的方式影響深遠,他過去幾週會見的台灣政府高層向他提到,甘地哲學對台灣民主運動也有所啟發。
葉達夫說,甘地精神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非暴力和符合真理的解決方案」,且與當前環境友善潮流相符,印度總理日前宣布「生活任務」(Mission LiFE),主張每個人都該過著愛護生態的環保生活,他希望也能藉著交流,將這些甘地哲思傳遞給台灣。
熱愛運動的葉達夫說,他希望能在任期內拜訪台灣各個角落,他特別喜歡騎腳踏車,對台灣的公共自行車YouBike印象深刻,他將利用工作之餘騎車探索台灣,並找機會去爬玉山。(編輯:郭無患、謝佳珍)11210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