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 學者分析:中國是玩家而不是旁觀者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表示,中國在中東擁有龐大經濟利益,如果以巴衝突演變成一場戰爭,將阻礙中國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因此中國會斡旋以巴衝突,成為其中的一個玩家,而不是旁觀者。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Hamas)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促使以色列激烈報復;針對以巴衝突,中國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表示即將訪問中東地區有關國家,與各方進一步加強協調,並指中國的工作方向是停火止戰、保護平民、緩和局勢、推動和談。

德國之聲14日刊出鄧聿文評論文章,指翟雋近日發言雖強調中方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沒有私利,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但其實中國在立場和情感上是偏向巴勒斯坦的。

文章指出,中國官方偏向巴勒斯坦並不奇怪,因為這是向來的態度;中國外交部在最初的聲明中,基調溫和,沒有譴責哈瑪斯空襲平民的行為,後來因以色列的不滿和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的批評,才轉而對傷害平民的行為進行反對和譴責。

中國強調譴責「傷害平民」行為,外界一般把這理解為是針對哈瑪斯,但也可理解為是針對以巴雙方,因為以方對加薩的空襲也會造成平民的傷害。

另王毅近日與巴西總統顧問的通話中,指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癥結在於一直沒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公道,這更能代表中國政府對巴以衝突的真實立場。

文章認為,王毅不隱藏真實立場,和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的長期利益有關。即中國在中東的長期利益是以巴實現和解,中東實現和平,這樣中國的經濟力量才能深入中東。

中國透過經濟力量展現對中東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只有以色列實現與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實現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和解,中東和平才有可能,從而為中國在中東發揮經濟槓桿的作用提供一個好的地緣政治環境。

鄧聿文分析,由於以巴和解是中國的長期利益,所以中國會去斡旋以哈衝突,成為其中的一個玩家,而不是旁觀者。且中國斡旋時會在表面上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不偏不倚的中立調停者的角色,不能讓人一眼看出太偏向巴勒斯坦。

他指出,王毅的講話表明中國對衝突的調停可能比外界原先預估的要更積極和主動,原因在於,中國在中東已經擁有龐大的經濟利益,如果巴以衝突演變成一場戰爭,那麼中國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會受阻。(編輯:唐佩君/張淑伶)11210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