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週年:轉折與收縮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16日電)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拉開「一帶一路」帷幕。10年過去,原本豪情壯志的對外輸出基礎建設計畫,早已開始收縮並盤點,內涵也已出現轉折。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遲至峰會召開前的一個禮拜才公布具體時間,官方的宣傳亦不慍不火。

這與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時形成一強烈對比。當年,剛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在秋天出訪中亞四國與印尼,分別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與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就此誕生。之後,如大筆一揮的「一帶一路」兩條路線的地圖被世人廣為所知。

中國能夠寫意地豪邁一揮擘畫「一帶一路」的藍圖,與當時中國經濟發展與其樂觀看待國際局勢有關。彼時,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13年的前後幾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從2010年到2014年)至少都有7%;美中關係也未如現在緊張與詭譎。

不過,這一美好的前景與局勢在倡議推出5週年時開始改變,直至現今已推出了10年,國際局勢的變化與周邊國家內政的複雜、中國經濟的放緩,讓這一大戰略早已走往收縮與盤整的方向。

2018年8月,也就是這一倡議提出的5週年上,習近平在一座談會上說,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後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也就是在這時,描述中國繪畫的兩種筆法:豪情揮灑的「寫意畫」,與細膩精湛的「工筆畫」,成為官方描述「一帶一路」政策轉折的意涵。現在官方盼以「工筆」的技巧,對於一帶一路更為講究「細緻」與「細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習近平在2018年8月提的工筆畫,是進行「一帶一路」以來的最重要指示。

這位北京知名的國際關係學者說,「工筆畫」的核心含義,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觀察,仔細分析,具體規劃,具體商議,「不能做毛躁的事情」。這一兩年開始中國政府已經不願往「一帶一路」項目上依舊大投錢。即使投錢,也是暫時主要為清理債務、減少前期投入帶來的損失。

這反映在中國的投資計畫上,根據德國之聲引述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的統計,「一帶一路」在2017年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達到頂峰,在此之後的投資差不多只能達到那時的65%水平。包括項目規模也明顯縮小,平均投資規模在3.92億美元,比2018年的水平低48%。

時殷弘指出,中國把更多的注意力、思考力、宣傳力等投放在了「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而沒有充分注意到中國與它們之間有遠比一度設想的更複雜的關係。

他說,此外,周邊情況越來越複雜和具挑戰性。「如果說改善周邊外交就主要押寶在『一帶一路』上,那麼多半不會成功,因為周邊情況越來越複雜和具挑戰性的原因很多」。

時殷弘分析,中國在戰略領域上有兩個事最優先,即台灣問題與處理對美關係,可能還包括東海問題。「兩個優先不會變,都要花不少錢。還有這兩個優先還引起反彈,如美國與其盟國也增加國防開支和強化備戰,有需要我們應對。『一帶一路』相對來說排序就比較靠後了。」

「中國的一項基本現實是中國經濟10多年來緩慢走低,財政收入逐漸減少」,時殷弘表示,「外部環境則美國這麼壞,而且美國後面跟著不少盟國和戰略夥伴。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最重要?國內經濟、金融爭取穩中求進」。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中央社,經濟放緩下,支出與投資很難一直支撐,北京對「一帶一路」進行了一些調整。「一帶一路」本身就是一個風險高的開發計畫,回報率較慢,如同冷戰時期美蘇要拉攏他國,也是將大筆款項投在不同國家,但成效不一。

莊嘉穎觀察,最近看到中國做了調整,不會像以往那麼大規模投入,會比較有選擇性地去推動。比起傳統的基礎建設,中國更希望在電子通訊的基礎建設下功夫,能夠降低風險,戰略上也較有保障,選項會較為小心。

莊嘉穎表示,北京願意這樣做需要承擔風險,有些成功,但也有未能達成預期的效應,這也很正常,「因為本質就是這個樣子」。(編輯:唐佩君)11210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