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4日電)中國今年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打破30餘年慣例。旅美中國學者胡平認為,這意味著總理地位降低,以及「兩會」開放性降低;鄧聿文則說,這是「公開羞怒李強」。
中國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今天舉行會前記者會,人大發言人婁勤儉表示,今年人大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強不會開總理記者會,後幾年也不會舉行。
「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告訴中央社記者,「兩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歷來很沉悶、封閉。相形之下,會後的總理記者會可說是唯一的亮點。它凸顯了總理的地位,因為要當場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多少有一點開放性,另外也顯示出總理的應對能力。
他認為,今後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了,這意味著總理地位的降低,也意味著兩會的開放性的降低。
當前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慣例的第3任期。李強2023年初擔任國務院總理,是習近平欽點的人選,當年3月13日曾首次以總理身分出席人大閉幕會後的記者會。胡平稱,李強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弱勢的總理。
對於「兩會」後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婁勤儉今天說,明天,李強將作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受國務院委託將向大會書面提交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社會的主要關切在上述三個報告中都有具體的回應」。
他並聲稱,大會新聞中心將增加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的場次和出席人數,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員就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此外,還將舉行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辦好「代表通道」等,為中外記者提供更多的採訪機會。
旅美中國學者鄧聿文今天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婁勤儉的這些理由太牽強,外界想透過總理記者會了解的不是這些內容,而是總理本人對中國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一系列外界關注問題的看法。
他說,「以此理由不開記者會,等於是公開羞怒李強,反正你也談不出什麼特別的看法,不如不開,節約大家的時間。」
鄧聿文認為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中國目前面臨的狀況,讓總理面對中外媒體記者,不好說什麼,「問題說多了不是,說少了更不是;問題說輕了,外界不信,說重了,讓外界對中國更沒信心」。另外,「中國的事情習近平說了算」,外界不會把李強的話當真,所以權衡之下,乾脆就不開總理記者會了。(編輯:陳鎧妤)11303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