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10週年 民團籲本土政黨組策略聯盟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6日電)太陽花運動將屆10週年,有學者認為,學運後未能由下而上推動全面憲改、令人遺憾;另有民團建議,台灣本土政黨應組策略聯盟,小黨在總統選舉時支持大黨,大黨則相挺小黨在地方發展,避免選票流向親中政黨。

經濟民主連合近日舉辦太陽花10週年與台灣的十字路口系列座談,今天以「不進則退,野百合與太陽花未竟的民主路」為題,邀請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政策中心主任黃嵩立、專欄作家周奕成、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陳俊宏、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與會座談,討論憲改之路、公民團體及健全台灣政黨體制等議題。

黃嵩立指出,太陽花運動時一度有嗅到新國家要形成的氛圍,因此希望由下而上提出憲改,並到處設置草根論壇,但最後無法成功推動憲政改革,最大原因是台灣仍無法構成憲政共同體,令人遺憾。

他表示,民進黨過去執政8年,無法凸顯台灣與中國的制度差異,有些年輕人甚至認為,台灣跟中國的言論自由差不多,且政府也常打壓言論;這等於過去空有政治資本,卻無法轉成政治效益、錯失良機,希望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未來能向國際社會宣示鞏固憲政民主制度,同時在國內進行資訊教育溝通。

周奕成則說,立委席次由225席減半為113席後,讓立法院委員會權力過大,新興力量也無法進到國會,在維持兩黨獨大的情況下,等於每4年選舉時,中國影響力都有很大機會可以掌握台灣政權,這也讓太陽花運動訴求的反服貿,有可能在未來的某次選戰被逆轉。

他提醒,太陽花運動產生許多政治人才,但因為沒有好的政黨體系,導致人才被糟蹋,政黨體系必須要改變,避免讓投機型、冒險型政治人物得利。

周奕成說,若要推動憲改,責任會落在未來的總統與執政黨主席身上,端看賴清德如何運用智慧,以現有的政治資本槓桿推動相關改革;他建議可以創造誘因,像是修憲關鍵是立法院,就可考慮增加國會席次創造誘因,讓朝野都有推動的動力。

賴中強表示,台灣政黨體系不健全的原因,是沒有一個團結對外且內部制衡監督的政黨體系,導致每次選舉都是親中派跟本土派的對決;若希望台灣共識都是本土派,選戰僅是進步本土派與保守本土派針對政策主張的競爭,就必須調整政黨體系。

他說,選制改革若從中央下手,因涉及修憲而難度較高,因此建議改變地方選制,將地方議會選制改為比例代表選舉,調整半數議員席次採由政黨票比例選出,有利於讓理念小黨茁壯,也有助於政黨課責與大黨內的人才流動,雖然選舉制度利弊都是相對的,不保證誰會勝出,但相信這制度是利大於弊。

賴中強也呼籲,本土派政黨應組成策略聯盟,在親中派還沒有大量萎縮之前,由本土小黨支持本土大黨的執政地位,大黨則支持小黨在地方發展,因為長期執政很難沒有民怨,此作法等於「疏洪道」,避免部分不滿民進黨長期執政的本土派選票流向親中派。(編輯:林興盟)11303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