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台北8日電)金門快艇一事兩岸代表7月30日達成共識協議。學者分析,此事順利落幕主要受美國大選未定影響,許多國家都在避險,但也要注意,案發後禁、限制水域等相關變動,可觀察出中共透過事務性議題處理戰略性目標的手法。
金門快艇案源於今年2月14日大陸一艘「三無」(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口登記)漁船拒檢蛇行後翻覆,導致2人死亡。該案發生166天後,兩岸代表終在7月30日達成共識協議,台灣依據協議發還2具遺體及查扣漁船,給予兩位遇難的漁民家屬撫慰金,並由海巡署長張忠龍在公祭會場上對執法過程未錄影蒐證致歉。
對於外界關注此事是否會成為兩岸協商的既定模式,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賢表示,此次的處理主要是受大環境使然,美國大選結果未定,很多國家都在避險,「中共那邊有這類的盤算,我方當然也有」。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則認為,若之後有其他個案出現,是不是會累積成通案有待觀察,但這起案件是從2016年以來比較值得關注的個案,可以看到雙方公權力在沒有政治互信、不能公開直接談判協商的狀況下,對「0214三無船舶事件」做出善後措施,避免因為該案件對兩岸關係產生連動性的惡性影響。
王信賢認為,此次事件與過去不同的是,雙方具有官方色彩的人也在談判當中,雖然對方是由泉州紅會來處理,但背後其實也是官方,這次算是較為模糊化處理「官方對官方」還是「民間對民間」的問題。
針對如何從金門快艇案看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王信賢表示,自金門事件後,禁、限制水域的默契被打破等事務性議題,中共一直在以不違反國際利益,特別是美國利益的前提下,持續對台推進,用事務性議題處理戰略性目標。
王信賢進一步表示,賴總統520就職演說後,中共更多著重在「聽其言,觀其行」,在520就職演說後進行一輪文攻武嚇,現在則傾向採取「戰略堅持、戰術妥協」的手法。雖然這件事情順利落幕,但關於大陸對金門事件的定性,也得非常小心。
張五岳則強調,北京跟台北都要考慮在沒有互信、直接溝通對話管道,要如何創造一個常態、雙向、多元的交流,並確保人民權益在其中可以得到合理保障,積極為兩岸正常雙向交流創造共同條件。(編輯:邱國強)11308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