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餵藥案 新北:檢討並累積經驗建立處理模式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30日電)新北市板橋私幼36名孩童毛髮檢驗未檢出;民代批評市府處理怠惰,未滿足家長需求與解決疑慮;教育局今天表示,首度面臨此重大事件,將檢討處理的經驗,建立模式作為往後借鏡。

市府今天舉行板橋私幼司法案件進度記者會,副市長劉和然說,過程中不但家長恐慌,加上許多錯誤或未經證實的訊息,在各管道與平台串流,造成親師生關係緊張,也讓家長懷疑,那個訊息才是真的。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經司法機關29日公布,36名幼童毛髮檢測均未檢出。「一對一專案辦公室」持續服務家長與孩童,提供諮詢與醫療協助,並靜候檢方偵查終結。

對外界質疑入園集中採檢過慢,他說,案件5月15日接獲通報後,同步啟動行政調查與司法調查;5月24日教育局協調全園採檢,但並未獲得新北地檢署同意。

外界批評市府未早日協助家長複驗而引起恐慌,記者詢問張明文,如何檢討並記取教訓;他表示,這是教育單位首度遇到疑似餵藥案重大事件,該有的行政調查都依教育部的標準作業程序(SOP)進行,但也要尊重醫療專業。

張明文說,直到6月15日,台北榮總毒物部才建立血液中苯巴比妥質譜儀分析方法。大家在外界高度關注的壓力下,累積處理經驗,對家長的抱怨「確實是慘痛的教訓」,但後來在同樣狀況的汐止私幼案,處理相對明快與迅速,模式與經驗將作為往後參考借鏡。

民主進步黨籍新北市議員黃淑君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大家參與討論的初衷都是保護孩子,不能定位為「烏龍案」而模糊孩子出現異常的事實。家長求助時,市府的「怠惰」並未適時給予指導,造成教育現場的親師生都受傷。

黃淑君說,政府是保護人民的最後一道防線,這件事須檢討「新北市府的專業在哪裡」;她批評,局處首長群龍無首,處理案件毫無系統,造成第一線公務人員、幼教老師、家長的辛苦。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維倩接受電訪表示,市府依當時多名幼童的檢驗報告撤銷幼兒園設立許可,但檢驗涉及高度專業,未來應以此借鏡,與醫療單位研議標準醫檢程序,作為公權力執行依據,維持行政的公信力。

張維倩說,倘若當時行政處分欠妥適,市府應依檢方公布的質譜儀報告作為執法依據,並應提供業者行政救濟的處理方式。

張維倩希望市府協助家長,找出孩童情緒不穩、容易發怒的原因,這也是本案最重要的關鍵,瞭解問題原因才能找出解決方法,也期待社會同理家長的感受,給予關心與鼓勵。(編輯:張銘坤)112063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