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小岳化身「看電影約嗎」手繪設計師 設計三款北影限定周邊

鳳小岳化身「看電影約嗎」手繪設計師 設計三款北影限定周邊 | 華視新聞
鳳小岳擔任2024年台北電影節看電影約嗎設計師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林彥廷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2024年第26屆台北電影節今日(31)公開本屆影展周邊商品暨影展專刊上線,除了以本屆主視覺為概念的經典款外,影展副牌「看電影約嗎」邀請到與北影緣分超過16年的鳳小岳擔任商品手繪設計師。他以龍年為意象,以傳遞祝福為初衷設計三款限定商品,還幽默表示:「屬龍的我今年犯太歲,因此提醒自己要用反省、祝福的心情去迎接2024年,電影也有這種精神,電影可以讓觀眾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也會有被祝福跟反省的感覺。」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鳳小岳回憶與北影的淵源,要從第一部電影《九降風》說起,2008年是他第一次參加影展,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看見的電影人物都一個個出現在眼前」,當時興奮之情大於一切。

在這16年的過程中,他的作品如《女朋友。男朋友》、《艋舺》等也陸續在北影舉行放映,他也曾擔任影展大使,這些體驗讓他體悟:「電影是屬於大家的,是紀錄也是啟發,同時也可以娛樂,創作的過程非常迷人,也是所有藝術的總和」。

近年他跨足音樂圈,日前因首張創作專輯《柒》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專輯製作人和作詞人3獎,今年的他保持穩重的節奏,期勉自己用正面的心情看待2024年,也藉由手繪設計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化為祝福送給所有的觀眾。在襪子上以無限的符號,畫出「無限龍」神獸,以無限、無邊界、無拘束的理念,希望踏出的每一步都能收穫一顆舒坦的心。

他另以蠟筆作畫,設計「走自己的路TEE」透過粗獷帶點童趣感的筆觸,加上mini matters品牌的小花標誌,希望用孩子、夢想的概念,強調與自然共生的狀態下,人人都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愛好環保的鳳小岳本身就是保溫杯擁護者,他認為夏天炎熱是外出必備良品,也因此靈機一動在杯身上設計了「毛筆祈福圈」的符號,他解釋:「毛筆代表智慧的象徵,也有傳統、創作的精神,我用祈福圈的形式,象徵完整的感覺,也送給所有使用者。」

本屆主視覺周邊商品與LaPO行動電源、LAITEST 萊潔口罩合作,「看電影約嗎」周邊持續攜手合作三年的MIT襪子品牌 - in Pairs,另有HOLOHOLO 十億國際環保杯。全系列商品將於6月15日於「靠北影百貨」活動現場獨家首賣;6月21日至7月6日影展期間,三大放映戲院之影展服務台皆有販售。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今影展專刊數位版全面上線,除了已有眼尖的影迷發現「驚喜場」的安排,今同步揭曉本屆三部重要看點片單,包括今年接連入選西南偏南影展、柏林及日舞影展的《大腳怪怪的》(Sasquatch Sunset),由《社群網戰》男星傑西・艾森柏格(Jesse Adam Eisenberg)飾演大腳怪,全片毫無對白,只憑眼神表情演繹,全片充滿奇想卻又殘酷寫實的生命故事頗令人省思。

《大腳怪怪的》(Sasquatch Sunset)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大腳怪怪的》(Sasquatch Sunset)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而《愛比死更難》(Ivo)則獲得今年香港電影節、柏林影展及棕櫚泉影展值得關注導演獎青睞,是德國新銳導演伊娃・托比許(Eva TROBISCH)詮釋一段複雜又糾結的長照關係,能幹的護理師如何在一心向死的倔強病人和患者家人間不斷掙扎,生死議題的拿捏與無奈,讓許多影評再次肯定導演梳理情感故事的能耐。

《愛比死更難》(Ivo)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愛比死更難》(Ivo)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有日本「小惡魔女神」之稱的石原聰美主演的《我的女兒不見了》這次顛覆以往美麗形象,攜手日本名導吉田惠輔,她在片中飾演一名為了尋找失蹤女兒而飽受欺凌的母親,片中多場層次飽滿、痛徹心扉的哭戲,既殘酷又真實,被視為是她生涯最心碎演出。

《我的女兒不見了》(Missing)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我的女兒不見了》(Missing) / 圖片來源 台北電影節
 

除此之外,專刊中也能見到本次擔任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主席的導演王小帥,將出席新片《沃土》映後的大師講堂,機會難得影迷不可錯過。2024台北電影節將於6月21日至7月6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影展選片指南將於6月8日登場、票券將於6月9日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正式開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