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國父熱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去年毛澤東逝世紀念時,大陸曾經掀起過毛澤東熱,甚至將他神明化,但是事實上誰是中國的偉人,誰是全世界研究最多的人呢?答案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台灣、大陸和英美各國分別出版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研究書籍,對於孫中山先生的思想、為人、生活以及革命事蹟,都做了剖析,也讓人們更能夠深切了解那個無我犧牲、真正為國為民的偉人情懷,再幾天就是國父逝世六十九週年的紀念日,在今天正值政治紛擾,賄選暴力黑道盛行的政治風氣下,懷念國父、紀念國父,更應該深思國父的精神和他的處世作風。

  台北市中心高樓環繞下,一座供奉土地公的廟宇裡面,半身大的國父塑像也被當成神明一樣供奉著,香煙繚繞,祭拜者似乎不只一人,他們懷抱著一顆同樣虔誠的心。國父紀念館展覽廳有時也會見到,對著國父遺像鞠躬跪拜的「國父信徒」,在多元開放的社會裡,他們的行為表現可能只是社會中的少數,但是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尊崇卻是一致的。

  為了達成「建設一個富強統一的中國」的理想,孫中山先生可以辭去大總統職位,並且擔任實業計畫中最關鍵的鐵路督辦工作,實際去推動他的理想,也化解嫉妒他的政敵對他的中傷,這樣無私無我的情操,的確是動見觀瞻的政治人物,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的榜樣,有「中國物理學之父」之稱的吳大猷,書桌玻璃墊下,二十多年來始終放著國父的照片,這個祕密一直不曾在媒體披露。

  很顯然地,孫中山先生具備了令人尊敬的人格特質,使很多與他來往的人崇仰他,在文獻裡形容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個「說話輕柔、態度鎮定,民主、直率和誠懇」的人,他有點害羞卻又擅於說理。孫中山先生性格中最特殊的一點是,他絕對忠於他所獻身的革命事業,他固執熱誠,無倦無悔地追求中國民族主義革命的目標,也就是他這種頑強堅持貫徹目標的特性,吸引了無以計數的追隨者。

  中山先生誕生的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是個靠近中國南方海邊的小港市,剛出生的時取名「帝象」,到後來青年時期才以孫文稱呼,「逸仙」是私人教師區鳳墀先生為他取的,也是西方人最熟悉的名字,從小孫中山先生就好打抱不平,綽號「石頭仔」,長大外號「孫大砲」,從石頭仔到孫大砲,國父的個性可見一斑,類似這樣的小故事,研究國父傳記三十多年,經常和國父家屬保持聯絡,並且取得第一手資料、照片的莊政教授,肚子裡有一籮筐,而從這些生活細節,或許我們可以跟孫中山先生,產生更多心靈上的互動。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有兩件事對他最為重要,一件是革命,還有一件就是讀書,他曾經說過「我一日不讀書一日不能生活」,他的求知慾極強,博覽群書,大多數都是以自學方式熟諳各國政治,經濟與社會思想,使他能夠研擬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宏偉方案,而他為了革命奔走海外十幾個國家,憂國憂民以致積勞成疾的精神,也是我們所熟悉的,雕塑國父銅像超過五十尊,全省百分之六十國父銅像,都出自這個住在台中的林藝斌之手,他說,雕塑國父面容時,特別容易感受到,他是歷經波折而又堅毅不拔的人。指著他在大陸上拍攝的國父石雕像,林藝斌還特別強調國父深邃的眼神,也是雕刻中最難表達的部分,像這樣看得遠又看得深的眼神並不多見。

  如果要以一個字來說明,那就是「民」字,所有孫中山先生的主張都以民為中心,以民為著眼點,因此他倡導主權在民,革命民權,提出「天下為公」,「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這些觀點到現在依舊是治理國家的至理名言,當選舉一再被金錢暴力抹黑,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可還記得,「天下為公」以及國父那種不做大官,無私無我的精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