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連戰上午對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提出多項主張,連戰表示兩岸應積極建立軍事互機制,結合美、日等國的共同家利益來確保區域安全;而我國防建設應該強化嚇阻兵力。
連副總統今天上午參加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的跨世紀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開幕典禮,並以「新世紀的國防戰略與建設」為題,發表演講。
副總統演講內容為:
三軍大學在今天舉辦「跨世紀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討會,與會的都是研究國防戰略的學者專家,對於我們的國家安全與國防戰略,都有很獨到的見解。這一次的學術研討會,所有論文都是從「國際情勢、兩岸關係及戰略觀點」來探討「國家安全及國防軍事事務」。這的確是當前值得深入討論與重視的問題。各界對於這個研討會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一方面希望各位能夠針對國家安全與國防戰略,提出寶貴的建議,一方面也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注意與討論。因為國家安全以及軍事戰略,並不只是軍人的事務,也不只是政府的事務,而是全民都應該共同關心的事務。
不可諱言的,過去五十年以來,中共一直是我們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多年來,我們的國防政策也一直是以「防範中共武力進犯於未然並於戰時贏得勝利」為首要,換言之,我們的國防政策是避戰而不畏戰;為達成此一目的,必須認清有力量才能嚇阻戰爭,有實力才能實現和平。但是隨著國際環境的演變及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戰略與國防建設,也必須做適當的調整與因應,才能維護台海間的和平。最近幾年社會變遷快速,在跨入公元二000年的時代裏,我相信諸位大多數都親身體會過,並能瞭解下列重要事實:
一、國家安全環境與數位科技發展密切有關:
在數位時代中,國家安全環境與數位系統建構及資訊安全機制發展已密切不可分。從波灣戰爭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電子戰系統、戰場情報偵測與蒐集系統,對戰爭型態已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二、國家安全環境與國際事務發展密切有關:
民國八十四年,中共以導彈試射對我們施壓,我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國際間基於亞太整體安全所進行的軍事互動,則相當程度地影響或抑制了兩岸軍事的敏感反應。
三、國家安全環境與兩岸事務發展密切有關:
兩岸關係的互動,是否朝向良性的方向發展,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威脅的高低。我們始終希望兩岸能在和平、交流與雙贏的三條大道上,往前推進彼此的關係,兩岸之間兵凶戰危與軍備競賽終非人民之福,孫子兵法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因此,在強化國防備戰來因應最壞戰爭狀況之同時,本人亦深盼今後兩岸間亦應積極開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經由相關人員的接觸了解,化解衝突,甚至建立相互軍事演習通報查證體系與熱線,以避免不必要的刺激與過度反應。
四、國家安全環境與全民國防機制建構密切有關:
國家安全既與國際事務發展、資訊安全機制的建立、以及兩岸事務發展與建立軍事防衛力量等密切有關,這些安全環境的建構,自然應該得到全民共同參與及支持,並應藉「全民國防」的理念及機制的建立來落實執行。
從這些現象來看,我國國防的戰略應該以「追求區域安全,建構全民國防、發展積極防禦,做到有效嚇阻,維護台海和平」為主,來建設現代化的國防。
首先從區域安全來看,目前世界新秩序尚未完整建構,東亞地區美、日、中共三股勢力日益摩擦,世界自由民主國家對中共的崛起,具有預期性的不安。我國在中共的極力打壓下,國際空間遭受壓縮,我國國防戰略,必須能在此種變動下,開闢出自己的道路。我們認為,台海問題,絕不是中共與我國雙方面的問題,而是整個亞太區域安全問題的一環,應爭取這個區域中的國家共同關注與解決;尤應結合美、日共同的國家利益,來確保區域的穩定與安全。我們主張以非武力方式來解決爭端,並以共同開發資源方式,來促進區域和平及經濟繁榮與穩定,以消除區域內潛在衝突的危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加速經貿自由化的腳步,協助國內企業形成跨國企業,改善投資環境及加強海峽兩岸互動,積極參與區域的經濟合作、學術交流與國際組織,促進亞太集體安全合作等,藉區域合作取代對抗,以確保我國家安全。
其次,在建構全民國防方面,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民意的凝聚是現代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根源與基礎,國防事務也是一樣。從中共對軍備的擴張以及對我國的敵意來看,我們絕對不能以武器裝備的更新為已足,未來的國防事務,無論國防組織的效率、部隊的士氣、建軍的軟硬體建設、社會大眾對國軍的支持,都是全民國防所涵蓋的重要範疇。今天我們重視全民國防,主要的目的,是想建立全民對國防事務的重視,建立現代化的國防,而後才足以真正確保國家生存與發展。
在全民國防的戰略構想下,我們的國防建設有幾項重點:
一、建構現代化的國防體制:
本人認為,建立「軍政、軍令一元化」、「文人領軍」、「專業指揮」的現代國防體制是奠定國家長治久安的磐石。未來通過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等法案後,國防部長將綜理軍政、軍令、軍備各個體系的規範運作,並基於分工與專業、權力與責任的現代管理觀念,國防部負責建軍政策面,主導國防政策的規劃,參謀本部負責備戰執行面,專注於作戰指揮訓練的本務,將資源分配、督察、評估、考核的機制釋出,由國防部直接掌握,以落實權責相符、文人領軍,軍政、軍令一元化的真諦。
二、落實「量小、質精、戰力強」的精兵政策:
推動革新是保持組織優勢作為的良方,也是國防力量保持精壯的不二法門。要建立成「量小、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部隊,精實案應力求精進、精簡高司參單位,充實基層,並調整部隊結構、精簡指揮層級,使指揮體系扁平化。在精簡人力的同時,本人認為,政府除了要加強對退除役官兵的照顧外,也要加強協助軍人轉業與轉訓的工作。其次要提昇幹部素質,建立現代化專業部隊。幹部素質高下,取決於軍事教育制度,本人認為,我們要活化軍事教育的管道,使國軍幹部能廣泛運用各種學習管道自我提昇,並加強軍中科技知識的教育。除此之外,我國目前兵源充份,我國兵役制度現階段已經在重新檢討之中,本人主張應擴大推動自願役,實施社會替代役,適度縮短役期,讓多出來的兵源可以運用在社會服務最需要的地方。
三、結合民間產業力量,重點發展國防尖端科技:
我國民間科技發展卓然有成,尤其電子、資訊及機械等技術,在國際水準之上。國軍為因應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應在國防科技的基礎上,兼顧國防與民生,結合民間產業的先進科技力量,促進軍民科技交流與互補,以重點發展國防尖端科技,厚實國防實力。此外,軍品商維化(即軍需品由民間企業來維修)、軍需工業民營化、工業互惠合作民間參與等都是方向,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建立自主的國防。
最後,本人必須強調,國防不能依賴他人,建構堅強的國防實力,是我們不能放鬆的工作。今天我國國防戰略似可以再往前推進,以「積極防禦、有效嚇阻」為構想,來強化我們的國防實力。依據這個戰略構想,我國未來的國防建設有下列幾個重點:
一、掌握數位科技的多重軍事運用
數位科技在軍事方面的運用,已使軍事事務產生重大變革,而各國國防發展,也幾無例外地朝加強建構指揮、管制、通訊、電腦、情報、監視、偵察(C4ISR)的系統戰力發展,期藉自動化系統整合,掌握戰場,主宰戰場,贏得戰爭。由於數位時代與環境的特性已經逐漸反應在廣義的國防領域中,國防戰備不能只是著重硬體軍備武器,同時也要著重現代網路與指管通情軟體資訊戰的攻守因應,因此,在國防戰略層次上,以數位科技的素養來規劃建軍;在軍事戰略上,運用數位科技來運疇帷幄,都己經是未來國防發展的必要思維。
二、強化反飛彈能力
由於彈道飛彈技術擴散,對區域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因此才有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發展,也就是最近社會關切的TMD。無論我們將來是否加入TMD系統,我國遭受飛彈威脅迫在眼前,因此,一方面我們保留參加TMD的權利,也應加強反飛彈的預警、攔截、摧毀等基本戰力的構建,以確保國家安全。
三、建立可信的嚇阻兵力與強化第二擊的能力
有效嚇阻是藉敵國所無法接受的代價來阻止敵國的侵略行動。為使對方不敢犯台,我們一定要建立可信的嚇阻兵力,並強化第二擊的能力。在建立可信的嚇阻兵力方面,首先須更加強化海空軍的作戰實力,藉海空部隊的高機動力等方式來鞏固國軍戰術性攻擊力量的基礎。此外,我們要增加國軍兵力與裝備的戰場存活率以及妥善率,建構可靠的第二擊能力。
本人盼望與會學者專家及國防事務從業人員,能在這一次軍民公開研討「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事務之後,能賡續對國防相關事務保持關懷與研究,使「全民國防」理念能不斷推廣、國人對國防軍事事務能有正確認識,國防政策單位也能藉此採擷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精進國防及軍事事務的推動。感謝社會各界給予國防部的支持與鼓勵,同時也藉此機會勉勵國軍幹部,繼續努力發展軍事學術研究,希望三軍大學再接再勵,求精求進。
最後,敬祝會議圓滿成功,全體貴賓健康愉快。謝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