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創作 公共藝術之美

  如果您曾經到過松山機場﹐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在敦化北路那條林蔭大道上﹐有一些很美麗的涼亭和噴泉﹐其實﹐這些美麗的景致﹐就是一種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美化我們的環境﹐也提供藝術家更多創作的空間﹐今夜【藝術情懷】單元﹐我們一起來關心﹐公共藝術。

  入夜之後﹐敦北林蔭大道不只是交通的分隔島﹐在燈光的點綴下﹐這裡的涼亭與噴泉﹐是不是帶您進入另一個﹐幾乎脫離車輛噪音的美麗空間?的確﹐這就是公共藝術的功能!

  再往南走﹐捷運忠孝敦化站的外觀﹐呈現了藝術家心目中的【都市剪影】。經過美化之後﹐您一定很難想像﹐原來﹐這兒原本是捷運通風口﹐藝術家畫龍點睛,用重達5500公斤的石材質感,與各式各樣的行人身軀,展現出城市的多元和多樣!當初這個設計完成時,一般人還不知道有所謂公共藝術的理念,有人反應,曾經在經過忠孝東路時,被這個立體圖形深深吸引,還差點忘了過馬路。

  因此,許多人公認,與環境結合最密切的公共藝術作品,是中國醫藥研究所的鑲嵌玻璃。設藥草,以彩繪方式鑲嵌在研究大樓的入口大廳,當夕陽斜照,光影緩緩流動,草藥的意念除了救人命,彷彿也變成仙人飛舞。

  因為是專門研究醫藥的機構﹐銅鑄的中國醫藥之船﹐抽象化製藥碾藥的過程﹐雋刻在上面的傳統醫藥年表﹐讓我們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也了解到中國醫藥的發展。循序漸進﹐構想來自針灸﹐象徵人與醫藥之間的醫療過程﹐必須循序漸進。

  中正紀念堂捷運站的雷射立體影像﹐叫做【非想﹐想飛】﹐以科技為媒材﹐極具現代感。

  反而是戶外的鳥籠﹐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企圖傳遞被囚禁的訊息﹐引人深思。

  下次當您在街頭上行走﹐被這些美麗景致吸引﹐別忘了﹐有一些藝術家﹐正為我們居住的生活空間﹐建設公共藝術而認真努力。(朱國珍 張復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