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近日發現一處約六千年前紅山文化中期聚落,遺址面積約五萬平方公尺,分佈二十餘座直徑約七公尺、表面呈灰黑色的紅山文化時期長方形半地穴式房址。
紅山文化是中國大陸北方地區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東南部和遼寧西部地區。一九三五年日本人曾掠奪性挖掘赤峰紅山後遺址,而紅山文化命名,是考古學家尹達在一九五四年「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首次提出。
新華社報導,此次調查由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赤峰市合作進行。大陸專家指出,從出土遺物來看,泥製紅陶佔相當大比重,罐、砵、碗是主要器類。器表多施以平行斜線、弧邊三角紋等幾何圖案,是紅山文化中期的典型彩陶紋樣,還發現施以壓劃「之」字紋的夾砂灰陶。
專家說,紅山文化陶器以「之」字紋為主,紋線細且紋帶較寬,連線和篦點共用,橫壓豎帶與豎壓橫帶共用,直線與孤線和波浪線共用,反映出紅山文化對於本地區土著文化因素的繼承。
此次採集的標本中還發現一件造型完整的石耜,狀似草履,長二十六公分,最寬處十四公分。石耜主要用於墾荒、起土,說明當時農業生產以耜耕農業為主。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