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 法德學者共享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出爐,法國和德國兩位學者,因為發現「巨磁電阻」效應,讓電子產品的磁碟片能愈做愈小,但容量功能卻越來越大,因此獲獎。

目前硬碟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上,每個硬碟中都含有好幾片磁牒,每片磁碟都附有一個磁頭,掃描盤面上的各個區域,將磁性訊號換為0與1,也就是一切資訊的原始密碼,磁碟面積越小,磁性訊號就越弱。但是1988年,費爾和克魯恩伯格兩位物理學家先後發現,微小的磁性變化,可以導致磁性材料產生明顯的電阻變化,電流強度隨之改變,原本微弱的磁性訊號就可以被清晰地讀取。

這項研究成果促成硬碟體積縮小,容量卻得以加大,如今全球硬碟年產量超過七億個,被廣泛應用於筆記型電腦、影音播放設備和其他許多電子產品上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費爾和克魯恩伯格。因此瑞典皇家科學院將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這兩位科學家。

現年69歲的費爾教授在獲知得獎後表示,巨磁電阻效應所帶來的影響,遠超過他原先的預期;68歲的克魯恩伯格教授則說,他對於得獎點驚訝,但是並不意外,因為他和費爾博士早就預見到巨磁電阻效應的潛力。(彭尚興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