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歷史建築,在都市文化記憶中,有很重大的意義,它們的保存更刻不容緩,今天我們要帶您來看到的是,位在台北市公館發源地的「蟾蜍山」,1952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在這裡設立空軍作戰指揮部,並在山腳下搭建空軍眷舍名為「煥民新村」,房舍依著山坡建築形成相當特殊的山城聚落。但在1990年這裡被劃為台科大校地,39戶房屋原定去年拆除,原地交給台科大,但在當地的文史工作者搶救之下,今年7月底台北市文化局,正式把蟾蜍山列為「文化景觀」,也暫時免於拆除危機。
然而在台北市,還有非常多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像是被列為古蹟的松山菸廠,如今也因為大巨蛋的開發,煙囪出現傾斜、地板龜裂,也不禁讓人感嘆都市開發下,我們對城市的共同記憶,正面臨傾壞甚至是消失的危機。
陰雨迷濛中,依山而建的山城聚落,顯得格外地質樸堅毅,這部1987年侯孝賢的電影「尼羅河的女兒」,片中的主要拍攝場景,在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的蟾蜍山聚落,這裡也是台北目前僅存的山城聚落。跟著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的腳步,我們沿著羊腸小徑,走進了蟾蜍山的時光隧道,原來清代時,這裡是通商古道,到了日治時期,蟾蜍山腳下,設立了農試所,因此這裡也成為台灣大學發源的開始。
這些空屋子,是蟾蜍山聚落的發源地「煥民新村」,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把「空軍作戰司令部」設在蟾蜍山旁,1953年為了安置軍眷,在這裡設立39戶人家的「煥民新村」,成為蟾蜍山聚落最早的雛形。以「煥民新村」為中心,後來越來越多人家在周邊蓋屋入住,加上農試所和農改場的宿舍,這裡加起來共有一百多戶人家,蟾蜍山聚落最多時住了1000多位居民,而家家戶戶靠著階梯串門子聯絡感情。
不過令當地居民震驚的是,2000年公告的都市計畫,竟然把這座山城聚落一半的土地,變更為台科大的用地,原訂在2013年七月就要將煥民新村全部拆除,空地交給台科大,因此把原本住在煥民新村的老榮民們,安置到附近國宅,只是其餘沒有被安置的住戶,未來該何去何從?
住在最鄰近馬路的鄭燕阿嬤,今年已經83歲了,過去在農委會農改場工作的她,獲得政府配給這間宿舍,從民國40年多開始,她就和先生住在這裡,一轉眼六十多年過去了,但如今這一家四代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卻被台科大認定侵占,一狀告上法院。然而平常白天時間,就是一隻小柴犬咖啡陪伴著她,雖然仔細環顧這間屋子,潮濕的牆壁和剝落的天花板,居住環境其實不是太好,只是對她而言,卻有千萬豪宅都難以取代的情感。
也希望能夠在這終老的還有往在山坡邊的陳伯伯,民國43年,擔任空軍的他,隨國民政府來台灣後定居在這,這間屋子的一磚一瓦,都是陳伯伯親手打造。離開大陸故鄉後,這個家就是陳伯伯在台灣第一個也是惟一的家,和這裡如何能夠輕易地說再見。就怕離開這裡一無所有,隔壁這一戶,年輕時擔任司機和車掌小姐的葉伯伯和葉媽媽,當時花了兩萬塊買了這間房子,一住就是50年,辛苦拉拔三個兒子長大成人,還幫街坊鄰居帶小孩,而這個家彷彿就是個小小幼兒園,當初一聽到這個家也被畫為台科大校地,心都涼了一半。
經過當地居民和文史工作者齊心努力,2014年七月底,台北市政府將蟾蜍山,登錄為「文化景觀」,等於暫時解除拆除危機,聽到消息,居民樂不可支。只是一旦登錄為「文化景觀」就等於免拆嗎?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並不樂觀,因為哪裡是範圍之內,能不能將蟾蜍山聚落完整保留,根本沒有定論。
城市開發之下,具有歷史文化的建築,勢必受到衝擊,就像位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和光復南路口的松山菸廠,自從興建大巨蛋,遠雄不但砍伐周邊的行道樹,施工之後,市定古蹟「鍋爐房」煙囪,越來越傾斜,雖然目前已有支架固定,卻擋不住表面龜裂的痕跡。再往室內的製菸工廠走去,走廊地板龜裂30多道,最大裂縫約有拳頭寬度,80年古蹟的損壞,讓民眾看了捨不得。
同樣地,位在仁愛路三段佔地7.2公頃的空軍總部舊址,一進門就有一架F104戰鬥機印入眼簾,戰鬥機正後方的大樓,在日治時代1940年就建造完成,作工業研究所使用,外觀是紅磚打造,兩邊還有罕見的菱角設計,但這棟大樓,自從2014年3月後就無人使用,一間一間的辦公室,除了軍事風格,也不難看出日本人講究的精神。門的上頭是可以傾斜45度的氣窗,門下方是排氣孔,讓空氣得以流通,這棟座北朝南的建築,最怕西曬,但是日本人又運用巧思,避開太陽直射,讓人嘆為觀止。
不過,位於豪宅地段的空軍總部舊址,土地開發一直被受關注,也是建商覬覦的肥羊,目前還沒有經過台北市政府的文資鑑定,2014年底整塊地就要收歸國發會所有,未來發展也讓人憂心。城市當中的老建築,陪伴著這座城市,走過了不同歲月,看盡了人生百態,繁華和滄桑,但如果有一天,充滿城市記憶的老建築,逐漸地被一棟棟高樓大廈,和大多數人打拚一輩子都買不起的豪宅,取而代之,那麼這座城市留給下一代的故事和文化價值,還剩什麼?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