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2 06:56

租田養鴨 禽流感防疫大漏洞

綜合報導  / 雲林縣

禽流感後「稻間鴨」興起!雲林虎尾、斗南及莿桐等地,近來出現坐落在田中間的非法養鴨場,交織成另類的「稻間鴨」、「蔥間鴨」景色,不僅鴨臭引發毗鄰抗議,鴨毛鴨糞流入溝渠,加上野鳥在天空與鴨群交會,更是成為禽流感的大漏洞。

鴨毛鴨糞流入溝渠,「鴨間稻」標榜稻鴨共生,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沒想到今年初台灣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後,雲林竟衍生出「稻間鴨」亂象。記者日前直擊,上千隻白鴨混養在田中間,兩旁不是稻田就是菜園、蔥園,只用簡單飼料桶、鐵網圍著,成本低廉,隨時可遷移,並養隻小黑狗「看鴨」。

據了解,水禽業者為了規避復養重重限制,「化整為零」,除了讓小型鴨場遁入田間,還有直接占用河川地養鴨,為的就是逃避農委會防檢局祭出的水禽復養須採密閉式、非開放式禽舍的規定。熟悉鴨鵝產業的人士指出,鴨農鎖定禽流感風險較低的虎尾、斗南及莿桐等地,向老農租地,以每年5萬元、5年25萬的價碼,承租5分地養鴨;將鴨隻數量控制在3000隻以下,現階段不須牧場登記,又不必花錢蓋禽舍,加上鴨是禽流感保毒動物,比較不會發病。

當地老農透露他是第一次租地給人家養鴨,他抱怨鴨會一直吃土,農地的土都快被鴨給吃光了。甚至上回颱風來,隔壁場的小鴨一夕死了1600隻,但現在仍然繼續飼養小鴨。農委會防檢局表示,田間非法養鴨場多為露天、開放式飼養,若飼主沒有做好防疫措施,例如飼料桶餵食區沒有用圍網隔絕,與候鳥、野鳥交會。

鳥糞掉入鴨場、鴨糞流入溝渠,病毒藏在糞便中可存活逾120天,很容易成為禽流感的溫床。稽查竟稱找嘸飼主,農委會官員擔心,「稻間鴨」亂象恐成為禽流感下一個不定時炸彈,已委託地方派員稽查,但根據地方政府初步稽查結果,竟回報「找不到飼主」,這也讓官方十分頭疼。

畜禽專家前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劉培柏認為,農委會用密閉式、非開放式的飼養方式來防疫「行不通」,從「稻間鴨」現象即可看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加上官方取締不嚴,萬一發生禽流感時,養殖戶自己處理、隱匿疫情,疫情就會擴散,成為防疫漏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