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地連續壁破裂無人知? 專家:未落實監測數據

吳權原 李其庭 蕭羽秀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繼續關心大直房屋塌陷事件,一旁的工地出現連續壁破裂,專家就表示工地確保施工安全,一定會進行鄰房結構以及壁體等等監測。雖然法規規定要做數據監測,但卻沒強制要求公開或是上傳。加上房子蓋好後,也不會看到下方的連續壁,因此即使過程出現「包泥現象」也很難被發現,類似狀況之前台北市信義區的崇德街在5月時,也曾發生過。

工地內連續壁嚴重破裂,究竟為何有監控還會釀禍?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洪汶宜說:「土壤中的傾斜管看探壁體有沒有變形,包括壁體的傾斜還有土壤裡面的傾斜,資料應該是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公開。」專家表示,為了施工安全,工地一定會進行鄰房結構以及壁體等等監測,不過法規並沒有規定數據需要公開上傳,初步研判可能就是因為沒有落實監控數據,導致施工過程有包泥現象,也就是原本一定磅數的混凝土,意外滲漏土壤和泥水,導致連續壁不夠堅固,專家也透露其實多花一些成本做監控,這些問題可能就能及時解決。

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洪汶宜說:「在灌混凝土之前或是在放鋼筋籠的時候,同時做用水下攝影機去看一下,它這個壁體是不是有坍孔,其實是可以檢查但需要花一些成本。」其實類似事件已經不是第一起,5月13日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也發生建案旁出現地面下陷,兩者都是連續壁出問題,因為有滲水導致土壤支撐不住,最後塌陷,接連發生坍塌人心惶惶,除了結構技師勘驗房子結構,如果有大地技師幫忙,房屋下方土壤是否有流失更能掌握周全,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洪汶宜說:「就是在當下也許是安全的,但是未來還是會持續反映在大地工程上面的問題,如果有滲漏是慢慢發生的。」數據報告沒有第三方監督,讓監控系統形同虛設,如何從源頭立法防堵,恐怕才是杜絕類似意外再發生的關鍵。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