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瀛 張春峰 報導 / 台北市
緩撞車的設計就是為了防止後方來車追撞,因此緩撞系統也設計得特別大,也讓緩撞車的重心看起來往後增加了不少,不過製造商透露,根據法規,車子的整體重心沒有太大改變,但緩撞系統展開後,車高和車長都比原來的距離更大,因此緩撞車駕駛上路前都必須受訓,才能熟悉機械的操作並掌握距離,駕駛甚至把駕駛座的頭枕加大加厚,就是為了避免被追撞時,頸部因為甩鞭現象而受傷。
緩撞車製造商趙經理說:「(重心偏後)不至於耶,因為在安裝的時候,都有經過設備的檢驗過。」雖然根據法規規定,緩撞車整體重心不能有太多改變,但車重增加了1公噸,而且緩撞系統展開後,車高多了1.5公尺,車長多了2.4公尺,也讓車距更大,開起來要更加小心。記者黃種瀛說:「緩撞車開起來雖然跟大貨車沒有什麼差別,但是當緩撞系統收折起來之後,它的高度跟寬度還是有差別的,因此駕駛在上路之前,都必須要受過專門的訓練。」除了要有大貨車駕照,駕駛上路前還要受訓,熟悉機械操作並掌握距離,防止碰撞。
高公局大甲工務段長吳松旺說:「(訓練)比方說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它的整個緩撞設備要放下來,還有整個交維的一個布設。」緩撞車遇到的撞擊,通常是強烈的,雖然後方緩撞區能吸收不少衝擊力,但前方駕駛座,駕駛的頸部往往因為甩鞭現象而受傷,這時他們也有自保之道,台中市環保局人員陳志宏說:「安裝一個頭枕有撞擊時會有一個甩鞭,它是可以保護的頭枕。」雖然緩撞車的設計就是要吸收碰撞,但在碰撞發生前,不管是車輛或是人員,都要把撞擊的風險和可能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