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沿佐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新竹縣
您去過新竹北埔嗎?您知道這處客家小鎮,保留著一棟以雙堂屋格局興建,近代少見的四合屋建築嗎?1947年,占地超過600坪的新姜天水堂落成完工,當時台灣正處於日治結束,進入國民政府執政的紛亂年代,這棟客家老屋,不只建築形式別具特色,更為北埔近代發展留下重要見證。2023年,姜家後代子孫姜逸浩,將新姜天水堂提報暫定古蹟,卻引爆其他家族成員反對,究竟文資保存,與所有權人權益該如何兼顧?容積移轉,是否可成為守護珍貴老屋的成功解方呢?繼續是我們的深度報導。
跟隨文史工作者,姚其中老師的腳步,穿進新竹北埔老街旁的靜謐小巷,眼前的四合院建築古樸低調,卻曾在半世紀前的台灣引領風騷。文史工作者姚其中說:「這個就是我們的新姜天水堂,新姜天水堂的來北埔的第一代叫做姜滿堂,我們現在看到是姜滿堂的兒子姜瑞金,在1947年蓋的雙堂屋。所謂雙堂屋就是它要進兩個門,這是比較講究比較有錢,有身分地位的人,才會蓋這種雙堂屋。」
占地650坪,氣勢恢弘,這被稱為新姜天水堂的客家老屋,是目前全台客家聚落,現存規模最大,近代少見的雙堂屋建築。姚其中說:「前堂可以看出,它們有客家民居的特色,有天水堂的堂號出現。客家民居比較素雅,所以大量使用白牆為主色調,而且這個白牆還有個優點,可以增加太陽反射的亮度,讓空間比較明亮。」姚其中說:「走進來可以看到,在1947年當時講究的西洋式工法,叫洗石子的工法。」
中西兼具,略帶和風,傳統與現代共存的建築表現,種種跡象吐露1947年興建的新姜天水堂,不平凡的身世。姚其中說:「這是很少見的,他把它興工竣工的年代,交代很清楚。民國36年,是很特別的一個年代,因為太平洋戰爭,因為國共內戰,因為二二八事件,社會動盪不安經濟疲軟,在這邊出現一棟講究的傳統客家三(四)合院,所以相當地彌足珍貴。戰後的雙堂屋,這一棟可以說是碩果僅存的。」
19世紀末葉,新竹北埔姜家,在當地開發便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姜家又分為老姜及新姜,精彩的家族歷史,由新姜天水堂後人,70歲的姜逸浩,娓娓道來。
新姜天水堂後人姜逸浩說:「這一位就是我的祖父姜瑞金,他也就是蓋這個宅第的主人。」文史工作者楊佳正說:「北埔的歷史基本上分為兩段,前一段是講開拓史,開拓史主要是由老姜來完成的,那新姜家族,在北埔是後面一段的產業史。」
姚其中說:「這個家族出了很多的鄉長,這個家族振興地方的產業,把北埔的東方美人茶行銷到全世界,姜家的老姜跟新姜,撐起了北埔開發的半邊天。」姜逸浩說:「我從這邊出生以後長大,最早是住在橫屋。」除了外出求學及當兵,姜逸浩從未離開故鄉,守著老家從青春年少守到白髮蒼蒼,目前姜大哥也是新姜天水堂唯一的住戶。
姜逸浩說:「這間房子要照顧比較難,以前我媽媽還在的時候,修過一次花了100多萬,我想自己沒辦法出這麼多錢來修,所以就申請做古蹟或是歷史建物,拜託政府幫忙。」
記者陳沿佐說:「位於新竹北埔的新姜天水堂,不只在建築形式上別具特色,也為北埔地區的發展留下了重要見證。許多文化界的人士,希望可以把它列為古蹟保護,但是這棟客家老屋究竟該不該保存,卻引爆了家族對立。」
2023年1月,姜逸浩將新姜天水堂,向新竹縣文化局申請指定為古蹟及登錄歷史建築,老家卻無預警遭到家族成員突襲,變成這副模樣。姜逸浩說:「我當初講過,你有權利講話反對沒關係,不過(掛布條)在祠堂我是比較反對。祠堂跟大門口,是姜家的門面,我們姜家在北埔也是有頭有臉的人,變成好像被大家看笑話。」
2023年3月,經過文資價值評估現勘,新姜天水堂正式被列為暫定古蹟。當民眾私有財產,變成不容自行處置的文化資產,老屋該留或不該留?所有權人陷入爭議。
新姜天水堂後人姜小姐(2024.1.16)說:「我們真的是只有兩個訴求,第一個我們家不要成為古蹟,第二個我希望我們擁有對自己財產的自由處理權。」姜逸浩說:「北埔鄉是姜家打拚出來的,新姜一定要保留下來,北埔的歷史才完整。」姜逸浩說:「祖父祖母,我們姜家也不是沒能力,這麼好的一間房子搞成這樣子,我也無話可說,賣掉就什麼都沒了。祖父祖母保佑,逸浩一定會想辦法保留下來。」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說:「現在客家庄老式的老屋日漸凋零,每少一棟就永遠回不來了。所以文化資產法已經有修正過,同一個都市計畫區當中,可以把容積移到其他新的建築,所以天水堂拆掉可以蓋多少房子多少坪數,同樣的權利給你。所以我在這裡希望拜託,我們的家族好好溝通,這真的是一個兩全其美,甚至三全其美的作法。」
鏡頭來到70公里外,興建於1935年,萬華林宅矗立於萬華西園路上黃金地段,過去林家因從事蔬果買賣而發跡。如今這棟老宅,被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修復保存的過程,是否可做為新姜天水堂的借鏡?
萬華林宅後人林國隆說:「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林家4樓祠堂,這是一個檜木建築的結構。我們覺得先祖花了這麼大的心思,應該也是希望這棟房子以後,能夠讓林家的子孫代代地傳承下去。」
占地127坪,3層樓磚造建築,萬華林宅落成時,曾是艋舺第一高樓,隨著家族成員陸續遷出,一度破敗蕭條。2010年,建築師許派崇進駐修復,所有權人再度面臨難題。萬華林宅後人毛瑩脗說:「通過修復經費1700萬,政府出8成經費,林家出2成經費,當時是也有很多人不想理這件事情。」
建築師許派崇說:「我在跟他們談說要修繕房子時,我從來不會跟他們講要有使命感,要保留這棟房子,因為沒有人聽得進去。第一個想法就是,不管用任何的籌資方式,都是盡量把錢,不要從口袋裡面掏出來,補助是一種。另外來講,今天你這個做完之後,你可以拿什麼錢,那這就是容積獎勵。」
保存古蹟,需要大筆經費長久維護,林家後人想方設法,替老宅找出生存之道。萬華林宅後人林國隆說:「房子在2013年修復完之後,2014年有一個再利用的計畫,我們希望透過咖啡店的出租,收取部分的租金,可以當作這個房子維修的費用。」毛瑩脗說:「啟動要來修這個房子的過程,大家都只想到容積移轉的錢,容積移轉最大的困難,必須得到全體產權所有人全部的同意。幾個月前也做第2次的容積移轉,到最後還是有1個人,持分是144分之1的人不同意。我們期盼政府能夠修法,不要百分之百(同意)。」
歷經10多年折騰,萬華林宅容積轉移案,受限法規始終無法成功,除了補償手段,引進商業合作創造收入,或許也能為文資保存開創另一條活路。例如荷蘭將教堂轉型改開書店,葡萄牙則是將修道院改裝成旅店,放眼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許派崇說:「古跡保存從來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對於房子來講其實修OK,比較麻煩的是怎麼去經營下去,而且讓這個房子有它的另外價值。不管是再利用,或者是其他的東西轉用都可以,它要能夠為自己,找到後面的活路。」
挺過無數風霜,老屋靜默不語,替無法復刻的歷史文化,留下珍貴記憶。文資保存拉鋸戰,或許少不了掙扎與衝撞,但並非總是無解的難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