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懷舊新生 翻轉老店 傳承另一種繁華|華視新聞雜誌

林志儒 採訪/撰稿 林洧旭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位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大稻埕一帶,清朝時期受惠於淡水開港的地利之便,成為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輝煌一時。如今的大稻埕在多數人的印象當中,或許已成為台北市外圍的老舊城區。但老店也力圖轉型,在政策推動下求新求變求生存。像是清朝咸豐年間就開業的南北雜貨行,將菜市場的茄芷袋(加薦仔ka-tsì-á)定位為台灣LV包,成了外國觀光客爭相購買的火熱商品。布商行二代,無意間翻出父親年輕時製作,數量多達6千多件的花襯衫,重新整理上架再掀流行話題。有70年歷史的鬆糕店,第三代接班人創新突破,將傳統點心蒸出獨特精緻古早味。大稻埕這些年,如何走過繁榮再創新局,透過鏡頭,一起來看。

大稻埕,清朝時期因為淡水港開港而大放異彩,曾是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歷經時間推移已變成台北市外圍老舊城區,但來往人潮依舊絡繹不絕,百年老字號商行,不減魅力依舊商機盎然。這間開業長達160年的老店,早年以運輸船隊起家,是清朝咸豐年間便深耕迪化街的商行,隨著物換星移商業型態發展,轉為南北雜貨批發為主,第四代老闆王泰欽在2013年接手後,開始轉型求變。

雜貨商行第四代老闆王泰欽說:「一直以來都有賣蒸籠、木飯桶之類的東西,我想說就從這個部分延伸下來,所以從竹編類的產品發展下來,以前的生意型態主要是以批發為主,那我就轉成以零售為方向。」

找到產品定位,跟著台北市老店再造政策,全新品牌亮麗登場,店面翻新讓他們非常自豪。雜貨商行店長/老闆女兒王俐婷說:「(以前)這邊一走過來,就是一間超級黑的店,然後東西就是凌亂地堆著,其實小時候我甚至走進來都會有點怕怕的。」

王泰欽說:「設計師告訴我們說,把竹片一片一片參差不齊地貼上去之後,布置成一個很漂亮的天花板。」竹木製品配上暖色系燈光,十足文青風,百年老店創新的同時,仍保有某種程度的堅持。王泰欽說:「最主要我的東西都是生活用品,現在很多文創用品是很可愛設計也很好,但是並不是必需品。以我的產品來講,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只要看了喜歡,拿回去一定用得到。」

王泰欽說:「茄芷袋台語叫加薦仔、加薦袋仔,它原來的名字是從英文到日本的外來語,然後才轉換成台語。英文是GADGET,小工具包的意思小工具袋的意思,那日本人的外來語就變成かぎ。然到台灣這邊,南部在講的腔調又轉變,所以加薦仔、加薦袋仔。」

古早時代,做為買菜用途的茄芷袋,從顏色款式尺寸都有諸多改版選項。主張高舉復古永續旗幟,目標在於大舉攻環保袋市場,初期一度乏人問津的台灣味,直到在日本旅遊雜誌曝光,商品氣勢與銷售數字,才有了巨大翻轉。

王泰欽說:「有一年雜誌社的主編,他挑一個最小的尺寸,覺得很可愛就把它放在雜誌上面,從那一次雜誌刊了起來之後,所有日本人來到迪化街,就一定來我們店裡買那個花色,因此就從日本紅回台灣。」

茄芷袋從海外紅回台灣,席捲韓國市場甚至在歐美社會流行,也增添更多獨特元素,開始有了「台灣LV」的美名。順應時代演進,商品不斷突破創新,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百年老店也跟上經營社群平台的腳步,不只販售商品,更傳遞自己的故事。

王俐婷說:「年輕人更喜歡做功課,所以我就覺得很想要把我們以前的故事,或是現在一些賣得滿好的東西,一些很有文化氣息的東西,分享在社群平台上讓大家看一看。因為我們一代一代,每個年代賣的生活用品又不太一樣,所以自己聽了就覺得是滿有趣的故事,就想說就可以跟大家分享。」

王泰欽說:「這也是感謝祖先有這個基礎的店可以讓我們使用,我可以一邊走一邊做,一邊看一邊修改,剛好我運氣好有這個店,然後我走得好像都還是對的。」王俐婷說:「我覺得台灣人也在經歷一個時期,就是原來這個東西滿好的,其實這個東西是台灣的東西,然後很有特色,也可以代表我們的歷史跟文化,更喜歡自己的文化。」

影像工作者李明威,也是成衣布行第二代,在產業轉移人才流失的大時代,他改做布章商標生意。復古底片攝影暗房沖洗相片,是他平時的愛好,興趣與家業能巧妙地深刻連結,這是他生命中一場意外的驚喜。

成衣布行第二代/暗房攝影師李明威說:「這是以前女工車衣服的工廠,然後我想要整理這一個空間,結果就發現很多的衣服都放在這邊。」多達6000件的復古花襯衫,同步翻出了30多年前的回憶。李明威說:「一打開的當下就是往事馬上全部湧現出來,以前小時候年輕的時候學生的時候,在工廠工作的點點滴滴。這個釦子是我釘的啊,那個釦眼我還有先修線頭,我還包裝它們。」

李明威說:「這是以前父親公司,我媽媽設計的手稿,所以他們很好奇說,那個精品服飾店做衣服做那麼漂亮,把設計師挖過來,客人就開玩笑跟他們講說,你挖不走啦那是老闆娘。」

上一代的經典經過重新整理再度上架,在80年代風行,被視為舶來品販售的花襯衫,如今是古著穿搭的潮流聖品,這是李明威另類傳承家業的方式。李明威說:「沒有錯,我一直是這樣覺得,我很自豪地講說,包括我身上穿的這件也是30多年前做的衣服,老實講穿在身上真的不顯老態,而且東西也不會比現在的差。」

李明威說:「這個就是暗房的放大機,大台的45底片的,放大機有兩台,這台是135底片的放大機。然後這邊是我堆放相紙的地方,像這邊是沖洗底片的私區,這邊一些化學藥劑跟沖片罐,然後一些顯影盆一些藥劑。」

偏好經典復古穿搭也熱衷復古底片攝影,下一步他還想申請專利。記者林志儒說:「父親成衣公司所留下來的復古花襯衫,還有懷舊的底片攝影機,按下快門之後,李大哥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也研發了全新的創新技術。」

李明威說:「這邊是我的簡易暗房,但首顯還是不能有亮。」李明威說:「我後來從老師那邊知道說,原來所有的感光媒材,都可以用正的方式去沖洗。我就想相紙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子做結合,所以我才利用市面上可以取得的傳統媒材,做一些新創的方式,沒有人做過的東西。我把它取名叫做明室彩顯,明室跟暗房其實是相反的,因為我們知道做照片,都必須要在暗房裡頭操作,但是我們這個步驟可以在暗房外面的做出彩色顯影,被攝者可以立即參與影像的呈現,我覺得是滿感動。」

林志儒說:「在懷舊經典當中大膽創新,有間已經開業長達70年的古早味點心,如今也有全新滋味。」傳統中式鬆糕,改以精緻下午茶風格呈現,南門市場70年糕糰店,第三代接班人任佳倫和另一半鄭匡佑,夫妻倆一起發揮空間設計專長,走出傳統市場選擇落腳大稻埕。

鬆糕店老闆鄭匡佑說:「因為她始終放不下,這樣的一個從爺爺然後到爸爸媽媽到她,她既然她要接,她就想要把它做的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喜歡。」鬆糕店第三代任佳倫說:「我們那個時候的想法是,不管客人、觀光客或是遊客訪客來的時候,都希望他們可以吃到熱的點心,希望在最好的狀態給他們先吃看看。」

鄭匡佑說:「這是千層糕的原型去改的,口味不一樣,這個紫薯黑米市場沒有賣,市場只有賣白米傳統口味。」決心走不同的路,在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之後,他們做出繼承家業的重大變革。

任佳倫說:「那個時候設定,覺得所有東西都要縮小化精緻化外,也希望客人一時想要吃好幾種時,比較有可能可以選2到3種,都可以品嚐到。」鄭匡佑說:「從原本大鬆糕的模子原型,要找到加工廠,甚至我們還做了3D模型去雕刻測試,脫模之後發現不行再回去修正,所以前前後後其實花了快一年時間。」

一方面保留鬆糕的美味,還不停嘗試以嶄新手法求變,更想辦法要扭轉上一代的老舊觀念。鄭匡佑說:「一開始其實跟他們(長輩)說,我們要做這改變的時候,他們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改呢,這樣好好賣不是也是可以這樣賣嗎。然後我們兩個因為可能念設計吧,所以那種反骨的使命感,我還是要做出一個,真的可以吃的這麼小的鬆糕給你看。」

年輕世代的執著和努力,終於換來上一代肯定,大膽創新的同時,也有絕不能動搖的傳統堅持。鬆糕店師傅黃偉勛VS.記者林志儒說:「模子會盡量平行地敲在板面上,不然它歪掉鬆糕會變斜斜的,然後敲的話是用手腕的力量,(一整天下來大概要做到多少個),過年比較忙的話,一天搞不好要大概1000個左右,平日這種大概100到200個。」

填粉上蒸爐,鬆糕脫模叩叩叩,代表著純手工製作的聲響,就這麼從傳統菜市場,一路迴盪到新店面。任佳倫說:「它有我們說五感的體驗,就是香味嗅覺然後味覺聽覺,因為它敲的時候都有叩叩叩的聲音,就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完整地呈現出來,我們覺得才是到位的。對我來說這個聲音很重要,它是一個代表這個點心在製作,所以你可以聽到這個聲音,然後再來可以讓大家知道,原來這個東西它很有趣,它不是單單一個只是蒸出來,它其實是還有其他的方式要脫模,或者是其他聲音讓大家可以感受到,所以我覺得是一定要保留下來的。」

鄭匡佑說:「我老丈人有點笑笑地跟我說,現在全台北應該只剩我還在敲鬆糕,然後他其實又帶點感覺自豪,就是只剩我們還在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其實對我來說,就有點像是鬆糕店招牌的聲音,除了要做好吃的東西以外,我們也希望讓客人認識,知道說原來點心是怎麼做出來的,因為這個東西滿有趣也滿重要。」

保留傳統延續經典,數十年甚至百年老店,總是想方設法創新突圍另闢商道,大稻埕歷經時光更迭,新生活力旺盛依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