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賣牛肉變現抵帳? 鳳凰網曝光新聞卻下架

綜合報導  / 中國

近期網路盛傳中國知名的電信公司華為,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牛肉進口商的消息,引發關注,不過消息來源鳳凰網卻已經把新聞下架,詭異的操作引發更多的聯想,有網友就認為,有些國家貨幣貶值,華為就直接把錢換成商品,再送回中國銷售,阿根廷的牛肉,就是抵帳選項之一。不過這恐怕也凸顯出華為目前的困境。

從霸氣外型的電動車,到主打攝影功能的手機,中國電信公司華為跨界跨很大,現在難道連牛肉都有賣。網路瘋傳,華為成為中國最大的牛肉進口商,網民加碼爆料,在華為創辦的莫塞爾商城,的確賣了不少牛肉,還是來自阿根廷,讓傳言的可信度提高,不過消息來源鳳凰網,把新聞下架,更引發不少猜測,華為和阿根廷客戶,是不是以物易物。

華為在海外的很多業務,收款時很難收到,美元歐元這種硬貨幣,因為項目所在國家,如阿根廷可能就缺乏外匯,或者又比較嚴苛的外匯管制,華為公司以當地收到的貨幣,支付當地所有開支,剩下的部分採購當地產品,運回中國銷售兌換成人民幣。華為和阿根廷,到底是不是以物換物,恐怕無法得到證實。

而美中科技戰似乎進入殊死戰,傳出美國想要再對中國出手,要對下一代晶片,環繞式閘極電晶體GAA,採取限制措施,打擊中國取得AI晶片的技術。而因為美國禁令,讓荷蘭的艾司摩爾,無法賣給中國極紫外光機,也就是EUV機台,這讓艾司摩爾執行長福克表示,這樣做只會讓中國晶片自主,反而加快研發腳步。

艾司摩爾執行長福克說:「永遠都有機會,只要我們能提出解決方案來擴展它,它就會持續下去。」福克指出去年華為發表Mate 60 Pro手機,就是使用中芯7奈米晶片,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余承東(2023.09)說:「我們經歷4年的(美國)制裁的寒冬,春天已經來了,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已經在回歸的道路上。」

華為高喊突破美國制裁,中國官媒還特意請加拿大研調機構拆解手機,為使用7奈米技術的晶片掛保證,然而也傳出號稱是獨角獸公司的柔宇科技,破產清算,深圳法院也裁定受理,柔宇科技創辦人劉自鴻(2018)說:「很多人可能剛開始看這手機,說這個手機是不是很重,它其實比一個平板電腦要輕很多。」

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可折疊螢幕手機,當時公司估值,一度高達人民幣435億元,大約1945億新台幣,還有意赴美上市,甚至號稱一度,超越華為三星等大廠。創辦人劉自鴻不只被追捧為「天才少年」,還一度登上富比士中國富豪排行榜,沒想到卻在數年之間崩潰,先前有傳言表示,華為曾提議要投資柔宇科技,但被柔宇拒絕,對此華為在10號發表聲明,澄清沒有這項投資計畫,急於切割,想要穩定投資人信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