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警示錄 極端氣候 台灣防災考驗|華視新聞雜誌

劉十賢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24年10月,山陀兒、康芮兩個颱風,接連侵襲台灣,罕見的秋季強颱,加上東北季風影響,讓過去鮮少淹水的新北金山等地豪雨釀災,甚至有民眾因此喪生。深受極端氣候事件影響下的世界,包括台灣在內,究竟該如何因應與面對,這些不時來自大自然的挑戰?有學者提出「海綿城市」概念,主張透過環境設計,提升城市的耐淹力,這些理念,該如何在公共工程設計,與社區改造中,具體實踐?是否真的能因此,提升台灣的防災韌性?深度報導,帶您一起關心。

滾滾黃泥長驅直入,熱鬧市區變成氾濫河道,2024年10月4日當天,已減弱為熱帶低壓的,山陀兒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為新北市金山萬里等地,帶來驚人雨勢。

新聞片段(2024.10.05)說:「家屬凌晨報案,直到清晨才找到夫妻檔,卻已經是冰冷遺體。」水漫金山淹沒回家的路,誰能想像突如其來大雨,就這樣奪走一對夫婦的性命。新北市金山區六股里里長鐘鼎平(2024.10.05)說:「雨水暴漲來得突然,一下子沖過河床,(夫妻)要返家一不小心就被水刮走。」

幾天之後重回現場,洪水逐漸退去天空還飄著細雨,居民心情至今依舊忐忑不安。記者劉十賢vs.金山老街店家余小姐說:「(過去在這邊有過那麼大的雨嗎),雨有很大但是沒有淹水這種情形,然後那天又漲大潮,雨水出不去,大潮又一直打回來。」

金山老街店家翁小姐說:「只要膝蓋以下的東西,全部都泡到水全部都丟,我現在看到下雨會怕耶。」金山老街攤商說:「這個(地瓜)都泡湯泡爛掉了,我才剛進貨沒多久,三、四點來到這邊(善後),忙到晚上整個街上都靜悄悄,人平安就好。」

劉十賢說:「來到金山一定要逛的這一條金山老街,平時總是人潮滿滿。然而10月初的一場強降雨,將這裡淹成了水鄉澤國,單日的雨量超過500毫米,排水(來)不及淹到了腰部,不只生意受到影響,我們也想要探究,未來再遇到這樣的強降雨,該如何應對。」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說:「這次比較特別是,山陀兒在減弱的時候,東北(季)風下來,在金山形成一包一包的對流胞,然後在那邊產生很大的雨,(共伴效應)尤其在秋季的時候比較明顯。」

入秋之後罕見強颱接連報到,台灣有記錄以來,登陸時序最晚的10月颱風康芮,挾帶驚人風雨各地災情不斷,造成3人死亡近700位民眾受傷。新聞片段(2024.10.31)說:「滔天巨浪襲來,直接越堤打進宜蘭大溪漁港,康芮颱風襲台,強風豪雨再加上漲潮,讓冬山河水位暴漲,這一刻風強雨驟,緊接著各地災情頻傳。」

儘管單一天氣事件成因複雜,但專家認為,一旦全球暖化持續加劇,類似事件恐怕只會越來越頻繁。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說:「這100年來增溫的狀態下,台灣的整體的降雨天數,事實上也是逐年減少,但是總雨量其實是不變的。」許晃雄說:「海洋溫度越來越暖,壓抑了西北太平洋或菲律賓海的對流,大氣變得比較穩定,然後颱風不容易生成。但是一旦颱風生成了,海洋儲存了很多水氣量,在近海面的地方,颱風就可以有很多燃料可以使用,就可以變得很強。」

科學家把影響氣候的各種變因,與歷史資料一併納入模擬系統,隨著地球轉動未來世界的風險一目瞭然。許晃雄說:「海洋對大氣影響是什麼,地表陸地還有植物或植被,也會影響到我們氣候。人產生的空氣污染,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碳排沒有處理好的話,海洋溫度越來越暖,會持續暖化下去。極端天氣情況可能越來越嚴重,假設暖化會到3℃好了,哪裡雨會變多會增加多少,哪裡會有乾旱的問題,要有科學依據的衝擊資訊,然後我們再去做必要或合宜的調適。」

根據2024年發布的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科學家預估在最嚴重的碳排情境下,到了21世紀末,台灣的颱風數量可能會減少一半,但強颱的出現頻率卻會增加六成,每小時的平均降雨強度更可能提高40%。減少碳排被視為治本之道,但當極端氣候事件已成為日常,提升面對災難的抗壓性,我們還剩多少時間。

趙恭岳說:「可能需要做更早的預備,即使水來了,但是我可以很快地恢復到原來的工作,原來的生活,那也是一種韌性。」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說:「所謂的治水工程,或是所謂的防洪工程,通常就是把水從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比如說一條河流右岸,假如右岸的人不想要淹水,他可能築了堤防,那水就移到左岸,左岸淹水增加了,他沒有辦法他也要築堤,那這樣子其實是造成很嚴重的惡性循環。盡量在都市裡面創造更多的空間,讓洪水能夠無害地發生,那這個就可以透過海綿城市來試著達到。」

專家提出突破傳統治水思維的「海綿城市」概念,主張提升土地耐受淹水的能力,讓居民不再聞水色變。鳥語蟬鳴迴盪不斷,位於台北市的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過去是廢棄軍營,曾冰冷平坦的水泥空間,如今成為個高低錯落的陂塘綠地。

工程顧問公司主持人劉柏宏說:「原來它的環境生態是陂塘,但是因為人的生活或者國家的需求,有軍營的這樣的一個重要據點。它加很多不透水的材料,因為是一個營區,幾乎都是水泥鋪面,水透不下去地面,就會往兩邊的溝跑,很快溝就滿了。要讓河流不淹水,其實還是要考慮到城市本身就要讓水慢一點到河流去,原來的平的土地挖深,挖深就會形成一些低水位湖泊,那挖深之後填在旁邊,讓它變成是草地跟植栽,這兩個元素都可以讓水慢下來。所以減緩的兩個做法就是蓄水跟透水,它的蓄洪量可以將近五千公噸,逕流滯留延遲時間可以到八小時,這都是現在氣候變遷下,這個洪泛需要承洪的能力。」

隨著時代演進,公共建設不只講求美觀與實用性,防災功能已被列為標準配備。2023年5月,新竹市的地標東門城廣場,因為豪雨淹成一座小湖泊,網路上議論紛紛,看似工程災難的背後,原來暗藏設計者巧思。建築師邱文傑說:「東門城廣場其實是一個都市的調節池,它的存在不只是平常可以觀賞遊玩的地方,必要的時候它有儲水的功能。大水可以直接由上游流到下游,經過廣場來調節整個都市會淹水的困擾。」

1999年邱文傑運用景觀設計理念,打造出這塊能供民眾遊憩休閒的古蹟空間。但這些年周邊商圈不時發生小型淹水事件,讓建築師邱文傑開始思考,既有建築結構是否還足以應對,現今的環境挑戰。邱文傑說:「儘管當年的很多水利專家跟我說,這邊是高地比較不會淹,應該不用太擔心,只要有相對的下水道就可以了。事實上那些下水道我們也做了,但是我現在回想起來,那些下水道不夠大。」

2019年改造工程再次啟動,融入滯洪概念的設計發揮功效。邱文傑說:「我把廣場比原來高層壓低了30公分,水流進來就灌注到東門城,滿到一個程度後,它會從下游流出去。那都市的核心有這樣的功能,其實也多少象徵城市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邱文傑說:「全球暖化這麼明顯,蓋一個房子過個五年十年,整個時代可能又不一樣了,所以怎麼可以不小心。我覺得任何建築師都要有意識,然後做出因應之道,回應這個時代趨勢的建築師吧。」

公共工程跳脫過往思維,為城市韌性帶來契機,但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社區是最貼近民眾的第一道防線,想提高安全指數居民又該如何著手。綠意環繞房舍順著山勢整齊排列,社區看似悠閒寧靜,洪水卻曾一度瀕臨家門前。台北市文山區明興里里長鄢健民說:「其實明興里,當初也不是在水利處規範的易淹水地區,但是後來從(民國)104年開始,我們一碰到強降雨,很多地方就開始淹水。柏油路下雨的時候,雨就直接落下來,再加上山上會有涵養一些水,山的水也會下來,所以這個地方就變成一條河流,直接淹到他們家,後來啟發很多有關水治理的工作。」

除了增設排水孔等應急措施,大雨帶來的警訊,促使他們即刻行動,還原山林涵水功能是第一步。鄢健民說:「這是明興社區的生態區,裡面有6種螢火蟲、14種青蛙,還有很多原生物種。步道當初是水泥地,跟我們生態其實是非常不吻合的設施,所以我們就把水泥地全部敲除,敲除後鋪上碎石,山上的水下來之後,就可以從這個地方把水排掉,就不會直接排到排水溝,就不用讓所有的水直接灌到社區裡面。」

住宅區的空間規劃,考慮便利生活之外,同樣必須兼顧氣候調適功能。鄢健民說:「(原來)是廢棄的游泳池,藏污納垢,我們覺得很可惜,這個地方(同時)是消防蓄水池,沒有辦法把它填平,我們就想說用什麼方式讓這個地方也可以蓄水,也可以變成休憩的空間。後來我們建置成,JW(生態工法)透水鋪面的環境教育中庭,鋪面上有孔洞,下雨時不會有以前積水的狀況,因為(雨)一下就下去了,而且中間的溝縫可以引導水進來。」

住在高風險區的居民,如何用危機意識築起水閘,是守護平安的關鍵。社區藥局藥師黃德楨說:「2020年淹水,主要在比較低窪,那兩邊山上的地方是比較高處,水全部匯集在這個地方來,當我們看到急降雨的時候,就開始先把水閘門準備架起來,起碼在水真的來的時候,確實有達到它的效果。」

趙恭岳說:「雖然整體環境改變,可是每個地方面對到的風險不一,自身條件跟資源也不一樣,即使有資源它的優先順序也不一樣。我們在推動一個很重要的調適作為,就是以社區為本的調適。」

面對極端氣候事件,國家政策不全然能涵蓋所有層面,於是國際間倡議「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調適」,強調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策略。這也被寫進2023年上路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和《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當中,未雨綢繆超前部署,民間自主防災能力不容忽視。

鄢健民說:「不管是市政府或是中央,他們不可能注意到那麼細節,社區其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潛在的一些危險,只有社區裡面最知道。我們在去年,做了一個有關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的演練,針對排水溝做清查,該去鋸樹的去鋸樹,該去抽水的去抽水,著重在自救跟互救方面的技能。」

許晃雄說:「像日本防災也是以社區為單位,歐洲也都有人在做這種倡議,離家幾公尺以內要有幾棵樹,都會從社區做起。政府是不是有規劃,包括資源的投入跟協助,能力的培養等等,能夠鼓勵社區去做一個降溫,然後吸水的社區。」鄢健民說:「防災工作比災中的救援重要很多,我們現在很多事都講究KPI,那減災之後,假設我花了四萬塊它的效益是什麼,它的效益是沒有災害,那怎麼去衡量。所以說這個是一個滿弔詭的概念,怎麼樣讓大家都知道說減災的重要性。」

當地球沸騰氣候異常,安居的平凡願望隨時可能被風雨摧毀。創新工程設計社區集體行動,目標都是降低風險減少災害,共築安全的家園挑戰仍在持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