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君萍 簡鈺霖 林庭洋 許富添 報導 / 高雄市
海軍艦隊一艘「張騫軍艦」,今(7)日上午執行76快砲對空射擊訓練時發生膛炸,無人員傷損,不過,事後傳出張騫艦一度無法返港,滯留在外海,根據軍事戰略專家蘇紫雲表示,軍艦發生膛炸後,基於安全考量,會先在港外進行相關設備檢查,確認安全無虞才會回港,只是,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在作戰時,軍艦仍舊要繼續執行任務,A砲位損壞後,就由中、後方的B、C砲位持續接戰。
網路瘋傳的畫面,烏俄戰爭中,近期俄國士兵操作高射砲時,疑似使用北韓提供的彈藥後,突然發生膛炸,造成多名士兵慘死,而這次我國海軍「張騫軍艦」,出海執行76快砲,對空射擊訓練時發生膛炸,事發後,張騫軍艦一度滯留外海,軍事戰略專家表示,因為得要進行設備檢查。
軍事戰略專家蘇紫雲說:「膛炸之後立刻停止,譬如說一分鐘,然後確定沒有其他彈藥,然後再逐級往甲板下方檢查,沒有後續風險才會回港。」然而這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戰爭期間,軍艦還是得繼續作戰,軍事戰略專家蘇紫雲說:「A砲位通常是76砲如果損壞了,不管是膛炸或是被敵人的砲火損壞,那其實船中間跟後部的B砲位C砲位,裡面的飛彈都還可以持續的接戰。」
軍事戰略專家指出,軍艦發生膛炸,平常訓練時,要先檢測彈藥庫,自動上彈系統,逐一往甲板下方檢查,是否有卡彈狀況,排除後才回港,作戰期間發生膛炸,得先進行損害管理,自主消防隊滅火、灌水,讓剩餘砲彈不會引爆。
後續由軍艦上中、後區,B砲位跟C砲位接戰,不至於讓軍艦,因為A砲位的損壞失去作用,而這次海軍「張騫軍艦」的膛炸意外,目前軍方也派遣調查小組,要釐清膛炸的肇因。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