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中國人也要當台灣兵嗎?一名87年次的男子,從小在中國出生長大,雖然曾由母親申請台灣身分,但早在2016年就已經放棄戶籍,但他今年收到北市兵役局入伍通知,變成了我國役男。台北市議員林杏兒質疑這會有國安問題,綠委沈伯洋則表示已經提案修法。兵役局解釋,不會讓此類案例接觸機敏事項,入伍兵籍資料也會特別註明。
從小在中國出生長大,雖然曾經有申報台灣戶籍,但在2016年就已經確定被註銷,中國身分證,上頭住址白紙黑字寫著福建省廈門市,卻在這個月收到台北市兵役局通知,三個月內要回國入伍,但已經成為中國人,卻要來台當兵,是否有國安疑慮引發質疑。
兵役局副局長林春來說:「不會讓他去做一些比較機敏性的職務的工作,兵籍資料上都會有相關役男的一些兵籍資料的記載。」內政部解釋,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兵役義務屬憲法所定基本國民義務,任何人不得藉由更改戶籍方式規避。
而目前台北市有9位類似案例,兵役局也強調入伍時的兵籍資料上,會特別註記何時放棄在台戶籍,但畢竟牽涉國安風險,隔絕機敏項目的措施自然不能打折扣。
台北市議員(國)林杏兒說:「兵役部分應該要深刻去檢討一下,已經在大陸有戶籍的人甚至有的可能還是共產黨員,回來到台灣當兵。」
立委(民)沈伯洋說:「畢竟國家安全還是至關重要,他還是要服役因為他是台灣人,但是在接觸這些軍營相關的一些內部的資料,或設施等等的時候,他必須遭受到限制。」
尷尬局面,不排除透過修法改進,但受限於兩岸之間特殊關係,在國民義務與國安之間的權衡,還需更多討論凝聚共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