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布林肯訪北京 接待規格成焦點

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兩天的訪中行程,以維持美中穩定關係、確保順暢溝通管道為目的,希望可以緩和緊張局勢,也為之後兩國高層的互動和互訪鋪路,不管是接待規格、與誰見面、說了什麼,全都是國際高度關注焦點,除了與對等職務的秦剛、王毅見面,也終於在19日的下午,見到了習近平,被解讀為是美中關係有望融冰的預告,不過也有媒體報導,布林肯抵達北京時,接機官員層級偏低,也沒有鋪紅地毯,地上甚至有條紅線,有人臆測是北京藉此要提出警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6月18日展開訪中行程,彭博社整理出布林肯此行,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包括中國的接待規模,以及美國國務院在行前,便不斷打預防針表示,不期待會有突破性進展,主要目的是要穩定關係,改善溝通,以及在針對台灣和晶片等,高科技發展等分歧議題的討論。

走下飛機,作為拜登2021年1月就任總統後,訪中的最高層級官員,來接機的是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長楊濤,以及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被認這樣的接機層級偏低,不符合此次外交訪問的重要性,還有評論指出,停機坪連紅地毯都沒鋪,對照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022年3月訪中時的接機待遇,有著明顯差別,還有人對地上的紅線,大作文章,表示是要提醒布林肯,不要輕易踩到中國底線,還有觀察家整理出,同樣是以美國國務卿身分訪問中國,2012年的希拉蕊除了有對等級別官員接機,還鋪了紅地毯,2016年的凱瑞仍然有同等級官員迎接,卻少了紅地毯,到了2018年的龐培歐,不只沒有紅地毯,還只剩美國駐中大使迎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我也希望國務卿先生這次訪華,能夠為穩定中美關係,多發揮積極作用」,布林肯此行與誰見面,被視為美中關係前景的預告,除了對等職務的秦剛和王毅,直到19日下午3點才傳出,確定會與習近平見面的消息,但也顯示美中關係,也許有望開始融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王毅主任和秦剛國務委員,和您我知道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正如習近平所言,布林肯在18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進行了長達7個半小時的會談,CNN香港主播魯可蒂說::「秦剛接受前往美國的邀請,並且很有重要性地,呼籲穩定的關係,中國也提出考量,清楚闡明台灣是核心議題」。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秦剛在會中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布林肯在19日上午,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會談時間超過三小時,王毅再度強調,中美關係陷入低谷,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中認知,在台灣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美國必須明確反對台獨,彭博社記者馬爾洛說:「理解對方對於,雙方意見分歧議題的觀點,也試著要取得一些進展,像是建立工作小組,或是正副部長級溝通管道,即便長時間會談,世界兩大強權之間,最嚴重分歧點也難以彌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國與國交往,總要相互尊重,以誠相待,像是溫言提醒,但對照秦剛與王毅,所傳達的堅決立場,布林肯此行,是否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的態度,似乎更是關鍵因素」。

澳洲國際政治分析師戴維斯說:「中國並沒有真切慾念,要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以中國的角度來看,美國正在衰敗,而中國正在崛起」。

面對中方就所謂,核心利益的強硬態度,拜登政府也有,不得向北京示弱的壓力,澳洲國際政治分析師戴維斯說:「(中國)要主導印太地區,領導所謂命運共同體,以實現中國夢,恢復中國再度成為區域霸主,並且確保對台灣的控制」,面對中國與美國印太地緣戰略,有所扞格的目標,布林肯此行之後,美中關係將如何變化,全世界都將持續密切關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