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採新制 無民主派參選

綜合報導  / 香港

香港10日舉行區議會選舉,採行的是今年7月份新修訂選舉制度,由於直選名額從452個減到88個,加上候選人必須接受背景調查,最後變成了一場沒有民主派候選人參選的選舉,大大降低新議會的「民主」成分,也導致選民也無心投票了。為了拉高投票率,港府還接送安養院長者去投票,甚至傳出電腦「故障」、延後投票截止時間的作法,但最終總投票率27.54%,只有大約119萬人投票,與2019年投票率71%天差地別。

10日香港區議會選舉,遷到中國的港人返港投票,在地港人也是先投了票,再出遊辦事,官方也透過種種方法努力催票,包括出動專車送長者投票,甚至傳出投票所電腦故障,以「改由人工驗證身分」為由,延長投票時間,顯見投票率是港府,甚至是北京方面最關切的議題。前泛民主派議員陳家洛說:「我擔心民主不再是(香港)關心的議題。」

乍看之下,透過選舉,香港的民主似乎沒變,但在「愛國」的金鐘罩下,香港的民主已經質變,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期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百家爭嗚、百花齊放,那次投票率超過71%,如今街頭選舉旗幟林立,候選人黃守東:「本屆區議會選舉是改善香港治理後的第一屆,這次所有候選人都是『愛國者』」,這者愛國者的選舉「民主」嗎?香港人用投票率來說實話。前民主派議員陳家洛說:「許多人發現去投票沒什麼意義,沒有影響性總的來說也不民主。」

原來,北京大幅修改香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制度後,今年7月把手伸進了區議會,削減直選席次從452席砍到88席,在登記參選過程中還作背景審查,凡是「愛國者」才能參選,選出來的都是挺港府、挺北京的建制派,民主派不是過不了「愛國」那一關,就是孤掌難嗚意興闌珊,創下40年來第一個沒有民主派參選的區議會選舉,香港選民也用超低的投票率來表達港人對這次選舉的看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