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強風釀死傷 疑狹管效應+下衝氣流惹禍

張容輔 盧怡撰 報導  / 中國

強風威力不能輕忽,世界各地都曾有過因為強風造成的意外。中國南昌31號凌晨就因強風暴雨,造成多個死傷案例,其中還有住戶,從被風吹破的落地玻璃窗戶墜落,不幸身亡。但究竟當晚,為何出現這麼強勁的風勢?專家分析,除了受到「下爆」,或是又稱「下衝氣流」的天氣狀況導致,還因為搭配上高聳建築物,造成「狹管效應」的地形,才會讓風速跟風力,威力都更加驚人。

強勁風勢像是要將樹整棵連根拔起,檯燈隨風搖晃,陽台椅子也全被吹的東倒西歪,強風災害不能輕忽,31日凌晨中國南昌就因為意料外的強風,造成數個死傷案例。

記者盧怡撰說:「南昌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嚴重的意外,專家認為可能是「狹管效應」造成的,而要構成「狹管效應」的首要條件,就是兩側有高聳的建築物或者是障礙物。」當兩側有高聳的建築物或障礙物,中間就會形成像管子的狹窄形狀,當氣流從寬敞的環境,迅速灌入狹窄空間,就會導致風速急遽加快風力也會加大。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說:「氣流有機會剛好,就從所謂的台灣海峽經過的時候,「狹管效應」是有機會產生,這個時候在沿海附近的海上活動,盡量就要避免。」狹管效應不只會發生在建築物之間,以台灣西側來說,不論氣流是從南還是從北進入台灣海峽,同樣也會發生「狹管效應」,但這次南昌會這麼嚴重,除了狹管效應搭上下爆氣流,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說:「它(氣流)是傾斜的,也就是上升運動一樣是由底層往上輸送,但是下雨的地方跟上升運動,它不是在一個相互抵消的線上,就會產生所謂的下衝(爆)氣流。」。

下爆氣流的特性,除了氣溫低,風速還很驚人可以達到輕度颱風等級,另外行程時間短所以較難預測,但專家表示,還是可以透過專業分析系統,做到提早監控跟觀察有機會預防意外發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