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洋! 泰國潛水團清除珊瑚礁「幽靈漁具」

綜合報導  / 泰國

泰國一群水肺潛水團體和海洋保護組織合作,在普吉島的珊瑚礁清理廢棄的漁具,提供第一手數據給科學家;希望有助政府日後制定法規,一起保護海洋生態。

珊瑚上纏繞著漁具,還有沉入海中的廢棄捕魚籠。這裡是泰國普吉島美麗的海洋底下有許多廢棄魚具沉沒海中,它們被稱為「幽靈漁具」。現在泰國有一群水肺潛水員,致力於清理這些廢棄物,把勾在珊瑚上的漁具挑起來,有時得耗費一番功夫,得出動剪刀等工具,水肺潛水員們和海洋保育組織合作,所做的不只是清理海洋垃圾,還要把這些幽靈漁具的位置類型都建檔。

泰國海洋科學家:「一旦我們發現幽靈漁具,首先我們會記錄,發現的位置日期水深漁具類型,以及漁具所在表面的類型,例如覆蓋在珊瑚礁岩石或沙子上。」因為即便這些漁具被清理,但並沒有系統性地記錄位置種類等資訊,就無法掌握汙染範圍和類型,讓政府單位的立法過程難以有依據。而為了讓潛水員們都清楚該如何分類與記錄,環保單位還特別為潛水員們上課。

水肺潛水者:「如果我們收集了(水下)廢棄物,我們就可以識別,它是什麼類型的廢棄物。」其中這位水肺潛水員,年僅9歲,仔細地抄寫筆記,分辨漁具類型。而泰國這個水肺潛水愛好者社群,擁有超過8萬名擁有證照的潛水員,他們學習如何使用科學工具,幫助海洋科學家,因為海洋垃圾對環境與生物的汙染不能再被忽視,泰國海洋與沿海資源部漁業官員:「我們對一隻擱淺的綠海龜,進行了解剖,發現其中有食物一些葉片和小樹枝,我們還發現了少量的垃圾,如繩索和塑膠。」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每年有大約100萬噸的幽靈漁具在海洋中遺失,被分解後會使海洋的塑膠汙染更嚴重,不僅影響海洋生物,人類食用海鮮,也會受到影響,普吉島海洋瀕危動物救援中心主任:「我們看到海洋垃圾,對海洋瀕危動物造成的影響,它們越來越多受到影響,包括吞食廢棄物或被廢棄物纏繞,自從2023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平均有30到40%的動物受到影響。」

透過潛水員提供的寶貴資料,科學家分析汙染數據,未來可能有助政策和法規的制定,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