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伯吉出任美國防部次長 主張戰略重心置於印太

綜合報導  / 美國

美國參議院當地時間8日,通過柯伯吉出任國防部次長的人事案,成為美國防部第三把交椅。而早在3月聽證會時,柯伯吉認為,美軍應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淡出,並主張台灣軍費不足,應該要達到GDP的百分之十左右,也應該向南韓學習,擁有一支更具戰力的軍隊。

兩枚飛彈陸續直射天際,這是南韓海軍的超強實力,2024環太平洋,南韓海軍一次派出兩艘驅逐艦,除了忠武公李舜臣號,還有這艘栗谷李珥號,神盾級驅逐艦,2008年下水,比起台灣國艦國造南韓早了快20年。

不只海軍戰力,包括陸軍以及空軍,根據美國軍事網站「全球火力」,2024年全球軍力排行,南韓也躍升到第5名,台灣排第24名,美國被提名人國防次長柯伯吉(3.10)說:「以台灣或日本為例日本在增加國防的努力太慢,它需要更多更快的努力,我認為所有國家都在不斷地重新評估(戰略)。」

還是國防部次長被提名人時,柯伯吉點名台灣增加國防努力太慢,對內過去美國五角大廈2022國防戰略,要求軍隊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到了國家國防戰略委員,呼籲建構多戰區部隊,不過同樣是3月聽證會時,柯伯吉直言我們的軍隊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抗4個對手,他認為美軍其實只能打「一場戰爭」,戰略重心,應從中國以外的區域特別是中東及歐洲逐步淡出,也點名台灣向南韓學習,擁有一支更具戰力的軍隊,等同就是就是將重心放在印太地區。

這回隨著美國時間8日中午,美國參議院也以54比45的票數,通過柯伯吉的任命案,柯伯吉從被提名人,正式出任美國國防次長,職等僅次於部長赫格塞斯副部長費恩柏格,成為國防部「第三人」主導政策,讓他過去針對台灣軍備的看法,也再被提及。

美國國防次長柯伯吉(3.5)說:「我認為實際上台灣的軍費比例遠低於GDP的3%,我同意川普總統的觀點也就是軍費至少要占10%左右,台灣要真正專注於國防。」從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再到愛國者防空飛彈,過去柯伯吉投書華盛頓郵報,就直言美方要加速台灣交付重要武器,並喊話美國政府應把資源集中在台灣防禦上,隨著柯伯吉的上任,更受到國際關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颱風川普美國中國日本國民黨樺加沙英國台灣天氣民進黨中央氣象署以色列郝龍斌立法院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