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遭夾擊? 專家:美成本增 中營收恐陷危機

綜合報導  / 美國

美中關稅貿易戰持續延燒,對於美國的本土產業來說也存在危機,像是零售業沃爾瑪(Walmart),主要的進口來源就是中國,專家也認為,對中國銷到美國去的很多民生必需品,成本勢必也會提升,最終增加的成本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而對沃爾瑪來說,也得留意中國政府,可能會策略性地,不讓中國人民不再去沃爾瑪中國分店消費,進而對沃爾瑪在中國的業務或是營收造成影響。

沃爾瑪官方YT畫面:「節省送貨時間,加上節省部分開銷。」美國零售霸主沃爾瑪主打低價作為自家優勢,不只專攻實體銷售也布局外送服務,不過面對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沃爾瑪是否因此受到影響讓外界關注。

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楊聲勇說:「當然對中國大陸,銷到美國去的很多民生必需品,他的成本勢必是會提升的,短時間內,只有透過第一個轉嫁到這個進口商,或者是進口商要求這個出口的公司,去壓縮他的成本,那最終可能要轉嫁一些給消費者。」

中國是沃爾瑪主要的進口來源,大約占進口商品的60%,如今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沃爾瑪進口中國產品的成本大大增加,傳出中國供應商因此被要求吸收部分關稅成本。

學者分析,實際上中國所生產的商品,比起當地民眾需要的還多,如果賣不出去等同囤貨,也因此讓美國有本錢提出這樣的要求,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明芳說:「因為目前中國的經濟內需現在不太好,那他們生產過剩的問題非常嚴重,所以對於這些供應商而言,他貨賣不出去他虧損,他貨賣出去也是虧損,那就會變成兩害相權取其輕。」

專家也分析如果中國供應商,不聽美國的堅持不降價,可能就會面臨倒閉的危機,至於降價外銷,看起來有虧損但長遠來說,中國企業還是有機會重新爬起來,但別看種種貿易手段,川普政府似乎勝券在握,實際上對沃爾瑪來說,在中國擁有283間門市,當地經營不是沒有威脅。

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蔡明芳:「如果真的美中貿易,衝突越來越激烈的話,那你不可排除就是,中國政府有沒有策略性地,讓中國人民不再會去沃爾瑪消費,那自然沃爾瑪,就會慢慢地生意就越來越差。」

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楊聲勇說:「很多的競爭是來自於電商,中國的物流很方便,這已經是很大的挑戰了,再加上這個美中貿易戰給他的影響,我想勢必對於沃爾瑪,在中國的業務或是營收會有影響,對於這種消費產品的選擇,他們也會做出一定程度,支持自己政府的一些選擇。」

專家直言沃爾瑪不只得考量,美國市場成本增加,也得擔心中國市場的生存危機,才能在這場關稅貿易戰中,不會傷人也自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颱風川普楊柳美國國民黨蒲亭日本烏克蘭立法院民進黨中國行政院黃國昌卓榮泰俄烏戰爭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