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文 朱孝權 / 嘉義市
嘉義有一條水圳叫「道將圳」,現在看這條圳溝像是一條很普通排水溝,其實這條水圳的歷史要從清朝時代的康熙說起。當時道將圳最重要的任務是「淹田」,是在地農耕居民生活的一部份。而且嘉義有名的魚寮遺址,就在水圳尾那個所在。
日本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道將圳完工,紀念碑立在八掌溪畔的赤蘭溪引水道。這個圳其實包括兩個水圳系統,一個是康熙廿六年由施琅將軍開鑿的「將軍圳」;另一個是康熙卅四年建造的「道爺圳」,日本人把兩個水圳合起來,連起來叫「道將圳」。
道將圳的水流引進嘉義市,過去它最重要的任務是淹田,是民眾生活的一部份,現在則像排水溝一樣。道將圳沿岸用水泥築起來,讓人常常忘記它是一條水圳。其實順著水圳來到水尾是魚寮遺址,上面有四個考古遺址;把水圳沿線串聯,有人說這可能是台灣早期平埔族搬移的路線。
這個發現可能改寫道將圳的歷史:道將圳沿線有千年以上的考古遺址;有廟宇在拜林爽文事件中陣亡的士兵;有地方捐錢蓋的糯米橋;有日本時代重要的產業。歷史學家表示道將圳的美,該如何讓人們懂得去欣賞它、珍惜它。期待有一天,這顆珍珠能再現光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