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6 06:55

警報尚待觀察!

警報尚待觀察! | 華視新聞

吳德榮  / 台北市

昨日媒體報導: 「中央氣象局最新資料,第21號輕度颱風杜鵑更往台灣靠近,很可能27日中秋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陸上警報可也能發布。不過,氣象局表示,發布陸警機會多大還無法確定,要視太平洋高壓及北方系統勢力而定。」合適的標題該是「警報待觀察!」,才能與完整的內容相符合。但媒體有志一同,不是以「將發布海警」,就是以「不排除發陸警」當標題。雖然不是「無中生有」但卻有「斷章取義」之嫌,不但扭曲「尚待觀察」的原意,也抵銷民眾原本可從完整內文獲取的訊息。要知道目前颱風路徑預報的能力72小時誤差約達300公里,有這樣的誤差存在,又怎能希望確定在何時發布何種警報?是多麼違反科學而且「理盲」的期待與做法。結果就造成預期的警報,其發布時間及種類,因為科技極限,必須一改再改。媒體又有「斷章取義」下標題的習性,造成訊息的混亂,更是無法避免。民眾何其無辜,必須練就不被標題誤導的閱聽功力。

「杜鵑」所處環境「垂直風切」不大,海洋熱含量(OHC)略偏暖,已如預期增強為「中颱」,雖然未來並不一定會達「強颱」的標準,但仍會繼續增強,所以其未來動態更要特別注意。

25日20時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的系集預報(左圖)顯示,大部分的模擬路徑集中在北部海面至台灣陸地這一帶,所以機率較高。但是還有一部分模擬路徑距離台灣比較遠,其機率仍存在。26日2時氣象局的「路徑潛勢預測圖」(右圖),與美、日的潛勢預測並無差別(雖然確定性的路徑預測稍有差異),不確定性的範圍都涵蓋了北部海面、台灣陸地,也包括東北方比較遠的海域。所以「杜鵑」未來通過北部海面、台灣陸地或者比較遠的海域,機率都是存在的。唯獨從比較遠的海面通過,影響才會比較小,若從北部近海甚至於陸地通過則影響就很大,這才是未來要持續觀察的重點。至於何時發布警報?目前警報發布辦法的規定是「確定的」,而預報資料因「科技極限」會有誤差,也會不斷變化,依據它過早去預估,警報的發布時間或種類,很難避免陷入一改再改的處境,媒體也會因此而充斥著混亂的訊息。所以就目前的狀況,最適當的標題仍然是「警報尚待觀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美國中國川普台灣民進黨法新社台北柯文哲日本民眾黨野火車禍立法院國民黨賴清德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