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開燈睡覺!醫揭「4危害」 罹憂鬱症風險恐增30%

不要開燈睡覺!醫揭「4危害」 罹憂鬱症風險恐增30% | 華視新聞
圖/翻攝自臉書@ooihean

殷名慧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不少人睡覺都有開小夜燈的習慣,方便半夜起來喝水或上廁所等,但有醫師直言,「一定不要開燈睡覺!千萬不要」,提醒民眾,開燈睡覺會影響睡眠品質,暴露在更多光照下,會增加人們患焦慮、躁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風險。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光線是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調節人體的生理時鐘,影響人們的睡眠品質、情緒和認知功能。而有一項全球最大規模的光照研究,針對87,000名參與者的調查發現,夜間暴露在強光下的人,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0%;白天暴露在強光下的人患憂鬱症的風險下降了20%;自殘行為、躁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方面,也發現了,同樣類似的模式。

黃軒表示,上述意思就是如果夜間開燈睡覺,暴露在更多光照下,會增加人們患焦慮、躁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以及自殘的風險。在白天接觸更多光照之後,反而可降低這些精神疾病風險。其原因是開燈睡覺會影響睡眠品質,光線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阻礙人體進入深層睡眠。而褪黑激素是一種調節人體生理節律的荷爾蒙,它在黑暗中分泌,在光線中抑制,可以幫助人體進入深層睡眠。當生物鐘受到光線的干擾時,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減少,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黃軒示警,如果長期處於缺乏睡眠的情況,可能會引發憂鬱(日光燈、3C產品的屏幕或LED燈泡會發散出許多藍光,長時間接觸藍光,除了對眼睛有傷害,暴露在藍光底下,不佳的睡眠品質,容易造成心情不佳,影響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變胖(睡覺時暴露在光源底下,會提高女性變胖的機率)、罹患慢性病機率提高(可能會提高罹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精神不濟

黃軒強調,「不開燈睡覺是一個有利於睡眠的習慣,當眼睛接觸到光線時,大腦會認為是白天,而不會分泌褪黑激素。深層睡眠是一種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睡眠階段,它可以增強免疫力、記憶力、學習能力和情緒穩定性」。睡前應關掉所有的光源,包括電燈、電視、電腦、手機等。使用一些遮光的物品,例如窗簾、眼罩、帽子等,來阻擋任何可能干擾睡眠的光線。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