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婦人肚痛1年 超音波檢查竟是「無聲癌」5個月後離世

50歲婦人肚痛1年 超音波檢查竟是「無聲癌」5個月後離世 | 華視新聞
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潘維邦 綜合報導  / 台南市

國健署今年11月公布110年國人10大癌症排名,「肺癌」擠下15年癌王「大腸癌」獲得第1名,大腸癌則位居第2。值得注意的是,「胰臟癌」在此名單中獲得第10名,也是近年首度進入前10名之列。一名50歲的家庭主婦上腹部疼痛1年多,原以為只是胃食道逆流,服用胃藥後非但沒有改善,症狀還越來越嚴重,趕緊求助內科門診。醫師替她做了超音波檢查,才驚覺自己罹患有「無聲殺手」之稱的胰臟癌,5個月後就離開人世。

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在節目《健康2.0》上提到,曾遇過一名50歲的家庭主婦,上腹痛的情形長達1年多,一開始被其他醫師診斷出胃食道逆流,便透過胃藥治療,想不到後期愈發嚴重,除了肚子以外,連後背也伴隨著疼痛,讓婦人非常痛苦,於是前往醫院內科求診。

許秉毅透露,婦人來門診時,他就察覺不對勁,趕緊替對方做超音波檢查,掃描結果完發現婦人的胰臟有一個5公分大的腫瘤,「已經吃到了旁邊的血管還有神經,同時也有淋巴結轉移」,沒辦法再開刀,5個月後不幸離世。

許秉毅指出,胰臟癌首次進入十大癌症發生率,原因與肥胖、糖尿病等危險因子的人口增加。許秉毅說明,初診斷為罹患糖尿病的人,3年內發生胰臟癌的風險有0.3%到0.8%,有肥胖狀況的人,胰臟癌的風險增加1.6倍;由於國人偏向甜飲、油炸物的飲食習慣,因此擁有肥胖危險因子的人口越多,胰臟癌的發生率自然會提高。

胰臟癌安靜致命 早期診斷十分困難

胰臟癌通常早期無明顯症狀,因此也被稱作「無聲殺手」。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胰臟通常分為頭、體、尾3部份,胰臟由於其位置在後腹腔,因此有時常會被忽略,如果癌細胞持續的擴大則有可能會有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甚至會有拉肚子的現象發生;若癌症是發生在胰頭部份,癌細胞則有可能會侵犯到膽管,而導致膽汁無法暢流到十二指腸,這時病患會有皮膚發黃、眼角膜黃、尿液呈現深茶色或是皮膚會有發癢的情形,嚴重者甚至會有發燒或畏寒等症狀。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早期診斷非常困難,若有症狀發生,一般的檢查包括了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經內視鏡逆行性膽道攝影術、經皮穿肝膽道攝影術等,目前也有一些醫師在做腫瘤標記的研究,例如:癌胚胎抗原(CEA)、糖鎖抗原(CA19-9)、及胰臟癌胚抗原(POA)等在這些腫瘤標記中,以糖鎖抗原(CA19-9)的敏感度最高,若再配合超音波檢查則可以診斷出約 80% 以上的胰臟癌。不過,上述方法診斷出來的,大多是癌症晚期,早期診斷仍相當不易。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