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名慧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嘉義縣大埔鄉於今(21)日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除大埔餘震不斷外,台南南化區和楠西區、高雄甲仙區也頻發生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不排除3天內仍有規模5以上餘震發生,提醒民眾做好防震準備;針對專家稱有5%機率主震還沒來,氣象署回應,「機會不高,距離上次1941年規模7.0的大地震,已經80幾年了,從資料庫來看,大概就是規模5.5-6.0的餘震」。
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吳健富說明,凌晨的6.4地震為極淺層地震,深度僅9.7公里,因此造成在震央附近有6弱或5弱的震度,中台灣包含雲林、彰化、台南、嘉義一直到高雄的地區都有4級震度,北台灣新竹桃園都有到3級。
吳健富強調,因地震是在半夜,加上深夜背景雜音乾淨、民眾大部分都在睡眠狀態、都會區大樓及盆地效應等,會讓地震感受更明顯的地震。
吳健富說,台灣位在兩個板塊交界,菲律賓海板塊從西南邊往東北每年約8公分的速率,往台灣的方向推擠造成地震活動,在推擠過程,有些應力就慢慢往西部傳遞蓄積在較淺的位置,因此西部地震深度都在20公里以內,對地表人民和建築物、交通設施影響大,這樣的推擠構造線以南北向為主,板塊推擠往東、往北推擠,但歐亞大陸板塊往南、往東下來,高雄甲仙、桃源位複雜區域。
由於今天已發生55起地震,吳健富指出,嘉義大埔規模6.4地震發生後,凌晨0時26分台南楠西區規模5地震,以及凌晨1時42分台南南化區規模5.2地震,後續地震數量降下來,規模大多3.3到3.4以上,上午8點後地震數量已經慢慢平靜。
吳健富呼籲,嘉義大埔地震算中大型地震,能量不會透過單一事件釋放,而今天凌晨地震為前震機率不高,不排除3天內仍有規模5.5到6的餘震;並提醒民眾做好防震準備,台灣為地震活躍區,做好防震準備,保護自身安全。
而高雄市有人聲稱拍到「高雄地震光束」,吳健富指出,那應該是都會區有很多燈光,而震央在曾文水庫旁邊、較山區,有一定的距離,地震光與地震的發生沒有太大關係。
至於今天凌晨國家級警報狂響,吳健富表示,國家警報第一報在7.9秒就發布,去年9月地震告警新增預估規模6.5且震度3級以上地區發布,第一報速報剛好到規模6.5,很多民眾尤其北部民眾收到警報後40秒到1分鐘才感受到震動,這是去年0403花蓮地震後改善結果;第二報基隆9秒就收到,全台都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告警。
有專家示警「梅山斷層活動周期快到了」的說法,吳健富回應表示,每次地震後專家都會提醒,至於周期部分也是見仁見智,從學術理論來看,有人說周期是110至115年,認為應該是最近周期會達到,「這樣的提醒,我們是尊重」,但地震目前是真的無法預測,目前學界研究對此仍無確定說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