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名慧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北市立動物園於去年11月自新加坡引進2歲雄性侏儒河馬「Thabo」,並於今年1月正式與遊客見面。然而,園方昨(10)日證實Thabo已於凌晨不幸離世,初步解剖結果顯示,牠因感染、挑食導致營養不良、氣候適應不良等因素導致健康惡化,最終不治。園方今(11)日表示,已採集Thabo的血液進行培養,並將整理所有資訊與新加坡討論,以釐清感染源,盼雙方持續合作。
北市動物園昨日表示,Thabo的右腳側邊自2月11日出現小傷口,因為討厭藥味而拒食,每日為牠清創治療時亦閃躲害怕,後續身上仍出現多發腫包。保育員提供各種美味食材變化,但Thabo的食慾卻不見起色,身體狀況日漸虛弱,加上北台灣近月天候狀況不穩,讓牠近日出現肌肉指數高、白血球高、血糖低及肝腎指數上升狀況,最終在昨天凌晨過世,初步解剖發現牠營養不良加上循環障礙、感染。
北市動物園今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指出,發現Thabo有小傷口時,照養團隊便積極投藥及清創治療,因此一開始有好轉,直到後來發現Thabo的挑食行為日益嚴重。包含Thabo原本很喜歡吃蘋果,保育員因此把藥塞在裡面,Thabo發現後就再也不吃蘋果,甚至會把所有食物都咬開,確認沒有藥才小吃幾口,保育員只好照三餐把食物排開,觀察牠的偏好,盡力補充營養。
至於Thabo的死因,動物園表示,最後一次採集Thabo的血液是9日,已將檢體送去血液培養,以釐清感染源,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Thabo對環境的適應、到現場的狀況,超乎過去的經驗,牠不太願意下水,而侏儒河馬沒有頻繁下水皮膚容易產生龜裂,無形中產生壓力,雖然園方補強動作,包括注意水池溫度、室內溫度,但對長期住在新加坡的牠來說,環境溫度成為壓力。
動物園指出,大型動物的醫療與照養極具挑戰,尤其侏儒河馬生性膽小,對治療過程極為敏感。目前園方已偕同新加坡動物園著手追蹤Thabo感染源,園方將全面檢討照養流程,以提升動物福祉,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動物園強調,全球物種保育已成趨勢,未來仍將與國內外保育機構合作,持續推動侏儒河馬的保育計畫,以維持其族群健康與遺傳多樣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