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維升 蘇耘寬 報導 / 台北市
YouTube頻道「眾量級」經營權爭議衍生稅務風波,如今愈演愈烈,也掀起質疑,難道財政部課不到網紅的稅金嗎?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日前表示,正在積極處理相關議題,會在2個月內提出明確指引。而根據了解,財政部除了研擬網紅課稅八種態樣,也展開查稅,要鎖定大型網紅相關金流稽查,同時也要求社群平台以及廠商在營業所得稅的申報上,如實揭露。
YouTuber Andy老師說:「群海公司營業額與YouTube營利,加起來預估超過1億元。」YouTube頻道「眾量級」爆出經營權爭議後衍生出漏稅風波,Andy老師還自曝原來頻道根本不是他的,就連金流也是問號,而網紅如何課稅繳稅目前還沒有明確指引。
立委李彥秀(國)VS.財政部長莊翠雲(3.20)說:「我們賦稅署已經積極地努力,而且已經有初稿。」立委李彥秀(國)VS.財政部長莊翠雲(3.20)說:「我們在2個月以內把它完成公告。」
根據了解,財政部首批鎖定三大類,分別是大型平台,知名網紅或頻道經營者,以及兼營商品銷售額每個月達10萬元的人,另外如果樹大招風或被檢舉者,也預計依規定辦理,還不只如此,也將要求社群平台及廠商,在營所稅申報誠實揭露。
YouTuber 愛莉莎莎說:「我平均一部片賺到的美金,是824(元)美金,大概就是賺23896(元)台幣。」不少創作者都曾分享平台收益,但財政部針對課稅預計有八大態樣,包含廣告業配、平台分潤、活動通告等7種屬於綜所稅,而販售商品歸類為營所稅。會計師對此點出即使分門別類,但每一項的稅額和規定不同,到時候課稅比例也會有差異。
雖然財政部喊出要查稅,但從所得來源認定類別界定,查核方式以及成本費用列報等等,困難度其實不少。會計師周志誠說:「國稅局他認為,只要說是廣告(頻道影片)內容的拍攝,你的剪輯和你的上傳,都在台灣境內完成的話,這屬於中華民國境內所得,就需要課稅。」
會計師周志誠說:「有的用假名字(藝名),有的在境外拍攝,認定的話有困難,因為台灣跟一些境外國家,可能沒有租稅協定的簽訂。」網紅經濟持續升溫,創作者是個人工作室甚至成立公司,加上業務多元讓課稅方式百百款,如何依法行事,還得等指引訂清楚講明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