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手作"天氣瓶" 氣溫變低"會下雪"

張政慧 樸星宇 張容輔 報導  / 宜蘭縣

最近天氣一下冷一下熱,讓人苦惱,200多年前有航海家用「天氣瓶」觀測天氣、解決難題,不過,現在這天氣瓶成了國小校園裡熱門的科普作業,因為氣溫變低,裡頭的結晶就會越多,一片片像是雪花一般,還能幫它染上喜歡的顏色,相當夢幻,但要注意暗藏的危機,包括當中的硝酸鉀和樟腦成分。

就像被《冰雪奇緣》的艾沙公主施了魔法,瓶子裡飄起了雪花,有些像羽絨般細膩、有的又像冰晶,這叫「天氣瓶」,200多年前就被發明出來,做為簡易觀測天氣的工具,只要溫度越低就會有越多結晶。

休閒農場業者徐志雄解釋,「隨著溫度、大氣壓力,然後跟裡面的這些,放進去東西的比例。」原來是有化學物質在瓶子裡起作用,才會這麼美麗,再加上一點點水溶性染料藍的紅的,喜歡什麼顏色,就能變出什麼顏色。

天氣瓶製作並不難,也可以自己動手做看看!小朋友聚精會神的把溶液倒進燒杯裡,讓硝酸鉀、氯化銨、酒精、樟腦、水,透過一定比例互相融合,但做的過程最好戴著手套。另外,因為原料有樟腦,蠶豆症患者也要小心。

看著冰晶般的雪花在瓶子裡飄浮,也成了校園裡最夯的療癒系小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