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配?月配?年配? 台股ETF夯 怎領最划算?

黃傲天 邱榮慶 報導  / 台北市

ETF是不少人喜歡投資的標的,過去配息只有「每年一次」的選項,如今市面上還有季配息、月配息等,只是許多人誤以為,配息次數不同會影響到錢的多寡,但其實領到的總額都是相同的,只差在入帳時間以及單次所領金額。

記者黃傲天說:「台灣在20年前推出第一檔ETF,最早配息次數只有「年配」一種,現在有了「半年配」,「季配」「月配」等等琳瑯滿目,帶給大家更多投資選擇。」

配息次數不同,主要差在錢到手的速度,還有單次拿到的金額,以殖利率8%的產品舉例,年配一次領8%,半年配每次4%、領兩次,季配一年領四次、每次2%,但不管你怎麼配,領到的總數都相同,記者黃傲天說:「可以把你的配息總額,想像成一袋吐司,「年配」就是一次拿走整袋吐司,「季配」或「月配」就是,一次拿部分吐司但分多次拿,不過無論如何,你最終拿到的吐司數量都相同,就是一整袋吐司。」

年配一年只領一次,一開始投資報酬算得精確,就能一次到位、省時省力,半年配、季配、月配,能早點拿到錢,看看要不要再投入,滾複利速度能快很多,讓資金規劃更彈性,台股ETF元祖級投資人黃柏仁說:「就像猴子的故事朝三暮四,你先拿到三根塊好,早上先拿三塊下午再拿四塊,還是要反過來?,其實你一樣只有拿到七塊,比較重要的其實還是,它整個含息的報酬率。」

不過年配息還有個壞處,根據稅法規定,一次拿超過兩萬元,就會跟補充保費2.11%,如果改成月配息,一年股利要超過24萬,才會被課徵,機率大幅下降,台股ETF元祖級投資人黃柏仁說:「(如果)自己很成熟地,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那其實早一點點領到,跟晚一點點領到,應該是不會造成很大的差別。」ETF基金第三季規模增加704億,10月估計還會再多近400億,儘管台股月線連三黑,依舊逆式吸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