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對抗執政者! 施明德領導美麗島遊行.倒扁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施明德這輩子,都在與執政威權對抗。戒嚴時期作為黨外人士,頂住威權政府的勢力,擔任1979年美麗島遊行總指揮,帶著黨外人士追求民主自由,出獄後重獲自由,不只推動民進黨和新黨合作,後續在2006年,因為反貪腐而發起的紅衫軍倒扁活動,更是寫下集會遊行歷史性的紀錄。美麗島事件、紅衫軍倒扁,都是和當時的執政者對抗,施明德也都勇敢站出來,領導群眾,貫徹意志。

紅衫軍(2006.09.09)說:「陳水扁下台。」口號廣播,響徹台北市街頭,2006年時任總統陳水扁,爆發多起貪瀆弊案,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看不下去發起紅衫軍倒扁運動,紅衫軍(2006.09.09)說:「阿扁下台下台下台。」景福門十字路口被擠得水洩不通,紅衫軍的衣服交織成大大紅十字,這道紅色納斯卡線成了這場運動的精神象徵,施明德在這場活動中,再度展現他的領袖魅力,引領民眾穿上紅衣靜坐遊行,用群眾力量槓上當時的民進黨政府。

胡德夫(2006.09.11)說:「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台下坐滿紅衫軍響應倒扁運動在總統府前靜坐,一首《美麗島》曾在多場民主運動中被傳唱,似乎也串起了時光的洪流,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也是由施明德做總指揮,1979年正值國民黨威權時期,施明德扛著戒嚴的壓力,帶著志同道合的夥伴宣揚民主自由,他因此被冠上叛亂的罪名更一度被判死,直到1990年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

已故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1990.05.21)說:「我是無殼蝸牛標標準準的無殼蝸牛,在牢裡我就很贊成很支持無殼蝸牛運動。」無殼的蝸牛既柔軟又無助,但施明德這輩子,展現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堅韌,解嚴前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解嚴後推動民進黨和新黨合作,一場大和解咖啡讓他和過往夥伴越走越遠,2006年又發起倒扁運動,綜觀他的一生似乎都站在,執政者的對立面,如今從人生舞台鞠躬謝幕,但他在民主道路上前進的努力不會被忘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