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寓科 楊文尚 報導 / 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4月1日就要出訪中國,而最受矚目的就是
馬英九又要見習近平,年輕人挺不挺?民眾說:「(要交流就交流沒關係對對對),(就可以多了解),對啊他們也只是去交流而已啊,不代表會影響到台灣什麼事情啊,畢竟現在執政黨還是民進黨啊。」就像情侶多聊才有好感情,否則吵起來那可是恐怖關係;大學生說:「不希望最後會變成,有可能武力侵犯什麼之類的。」、「保障我們跟他們之間友好的關係的話,那(見面)當然是OK啊。」交流不反對,馬習二會It's OK。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說:「我也認為外界應該關注的是,兩岸緊張衝突的關係是否和緩,而不是在誰與誰同不同調上來做文章。」但國安部門分析對岸動態時就研判,中國可能運用我方朝野矛盾,加上經濟利誘或脅迫方式,推演各種劇本來施壓、掣肘520之後的賴政府。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說:「用和平的方法解決彼此的爭端,我覺得這大概沒有超乎美國的政策範圍,由於(馬前總統)又不具任何的官方身分,更沒有所謂的授權與否的問題。」
畢竟美中兩強都需要拜習會,緊張的兩岸何嘗不用面對面?只是緊接馬英九之後,幾位國民黨大老也要接力訪中,包括郝龍斌4月11日赴河南參加黃帝拜祖、李乾龍5月到陝西出席神農大帝祭典,還有洪秀柱7月例行舉辦兩岸青年論壇,互動如此頻繁,會不會埋下和統這個災難?國民黨前祕書長李乾龍說:「彼此多增加了解,也不必擔心說誰統誰嘛,所以這個我覺得說,民進黨過慮了啦。」一方不領情二者就為敵,不過兩岸緊張關係,向來不是台灣說了算,就算是交流也得步步為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