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軍售報告被美化? 顧立雄:發價書修正仍延宕

尹智剛 陳知學 潘昱瑔 報導  / 台北市

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報告,表示對美重要軍購18項,其中只有F-16V戰機、AGM-154C飛彈、以及拖式2B反裝甲飛彈,延遲交貨,但被認為過度美化,國防部長顧立雄回應,即使發價書後來修正交付時間,這三項武器依然列為遲延交付。專家也表示,武器獲得期程被延宕,對國軍強化海洋監偵、消滅共軍半數登陸船團等能力,都將大打折扣。

拖式2A飛彈順利命中海面上目標,但向美方軍購的新型拖式飛彈卻遲遲沒交貨,同樣狀況的還有AGM-154飛彈和F-16V戰機,F-16V,66架F-16V戰機預計今年底第一架才要交機,AGM-154C飛彈50枚也要延遲到2026年,至於1700枚的拖式2B反裝甲飛彈,應該在2022年起交貨,但因為美方產能不足沒能通過美軍驗測,到現在都還沒獲得任何一枚,但根據國防部提交給立法院的報告,目前對美重大軍購一共18項只有3項延宕,國防部長顧立雄說:「沒有任何因為發價書的修改,而把它從有遲延改成沒有遲延,那也就是縱使修改,我們還是把它列為遲延。」

其實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葛梅茲分析,美國官僚制度的設計讓整個流程相當緩慢,台灣要比其他國家花更多時間,也因為過程不公開難以找到根本原因,加上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因素造成不少對台軍售無法準時交付,只是延遲的狀況連美國國會都高度關注,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5.27)說:「(軍火延宕)是其中一個,我持續跟國務卿以及國防部長溝通的,我也有跟AIT溝通過這件事,加速武器交付也是我希望看到的。」

該獲得的武器沒在原本預定時間內抵達,專家認為已經對國軍戰力造成嚴重影響,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副研究員揭仲說:「對於我們這個擴大海洋巡邏範圍的規畫,當然就大打折扣,在海峽中線附近,消滅共軍船團百分之50的目標,(2027年以前)就無法達成。」專家表示對美軍購延宕,當然也受到烏俄戰爭的影響,國防部應該據理力爭,才能讓國軍有更多新武器保家衛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