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總統賴清德昨(10)日啟動了我國憲政史上第一次「院際協調」。其實從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以來,除了前總統蔡英文是邀集五院院長「餐敘」,其他每一任總統都曾經試圖啟動院際協商,但都沒有成功。背後可能的原因,為您分析。
但在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幾位總統都曾試圖召集,但都沒成功,2000年10月,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因為停建核四爭議,朝野關係緊張,陳水扁有意啟動院際調解權,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並不認同,後來改成五院「座談會」,座談會是舉行了,但王金平以「回歸民主憲政,落實法治精神」為由,婉拒出席;隔年2月,陳水扁邀請院長們喝「春酒」,王金平這回就有到場。
另外在馬英九擔任總統任內,2014年太陽花學運,馬英九要召開院際調解會議,但王金平認為,服貿協議是朝野黨團之間的爭議,和憲法規定的院際爭議性質不同,因此也婉拒出席。而在蔡英文任內,2016年5月25日,第一任期就職第五天,就邀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內「餐敘」;2018年在勞基法修法之後監察委員人事案審查之前,也曾邀請五院院長餐敘。
前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說:「正式會議多少跟執政黨和在野黨多少都有制約,正式會議會在國史上留下紀錄。」如果參與任何協商結果將來如果不被遵守會被質疑政治誠信,今天能夠成功舉行表示朝野雙方都有感覺這個需要也有誠意,從各項朝野爭議法案總預算到大罷免,我國憲政史上首次院際協調,是否能緩解朝野僵局,有待後續發展慢慢驗證。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