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維升 蘇耘寬 報導 / 台北市
美國對等關稅壓力雖然暫時緩解,但90天時限後會不會有變數,誰也說不準,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曾喊出,在美國生產就能免關稅,也讓13檔在美製造股,例如台積電、環球晶、緯穎等備受矚目;專家也解析,台灣具備技術、人才等投資關鍵,但如何布局,除了經濟,也得考量政治因素。
護國神山台積電,曾釋出美國亞利桑那廠內部畫面,後續也加碼在美投資,一舉一動全球關注也牽動供應鏈,浦惠投顧分析師陳於晨說:「EPS比較高的公司就表示說,這個公司的獲利能力是強的,通常我們在看公司的基本面,會看3個比較重要的數據,譬如說毛利率,營業利益率,還有稅後淨利率,這3個財務數字能表現好的話,那你自然稅後淨利就會比較穩定一點。」
的確銀彈充足才有力,也能從企業能為股票賺進多少錢的,每股盈餘來觀察,以過去5年來看,從19.97元越來越多,到2024年45.25元創歷史新高,市場預期今年有望達55到59元,但伴隨政經情勢影響,還是有可能下修。
另外一家科技巨頭緯穎,不只把製造中心拓展到馬來西亞,也在美洲歐洲設有據點,近四季每股盈餘126.32元,季成長超過11%,不只獲利穩健,美國總統川普曾喊出,在美國生產就能免關稅,也讓這些在美製造股備受矚目。
市場點名,半導體業台積電環球晶,鋼鐵大國鋼大成鋼,還有電機的東元,塑化的台塑等,但專家也解析,東南亞仍是兵家必爭之地,資策會產業顧問兼副主任李建勳說:「驅動供應鏈一定要到美國製造,就經濟的誘因來講,可能關稅的成本要高到,50%以上甚至100%,可能設個產線花個10億好了,那可能在美國,可能要20億,30億元不只。」
技術人才資金,台灣樣樣具備,但如何布局怎麼投資,不單靠經濟思維,恐怕也得考量政治因素。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