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至人 黃昭盛 報導 / 日本
川普重稅
去年初台積電熊本廠,在日本風光啟用,象徵台日半導體合作再進一步,時隔一年多川普關稅風暴,席捲全球台日沒能倖免。曾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的眾議員西村康稔說:「提出台日合作與美國推動半導體鐵三角,以半導體安全保障的思維,藉以說服美國降低整體關稅」。
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說:「這個我們先看一看這個今後的進展會怎麼樣,我們看看這個(日美)談判的結果以後,就可以考慮你剛才講的(台日合作)這個。」
雙邊合作沒說死,但日本駐台代表態度相對保守,中經院學者江泰槿也提醒,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還在初步階段,等到具備經濟規模還需要時間,以半導體產業推動談判,恐怕緩不濟急,另尋籌碼也是可能方式。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不論是這個高科技還是傳產,(台日)彼此的夥伴關係是高過競爭關係,如果說能夠在東亞找到兩個可信賴的夥伴,那其實對鞏固美國的,現在要打造新的供應鏈也是很有幫助。」
相較於需要時間堆疊的經貿合作,台日共同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這個月初中國航艦山東號進入西太平洋,國軍與日軍都密切監控,民進黨立委則認為,台日在軍事上合作的可能,優先於經濟產業
立委(民)陳冠廷說:「空中的無人載具包含水下的無人載具,在這些技術上的交流,甚至是說在生產的部分,來去看彼此的需求,我想這都是有可能的。」
同為島國的台灣與日本,在軍事以及經濟面臨類似挑戰,除了盤點各自優勢,向外合作,也成為突破關稅困境,可以考慮的策略方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