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俐潔、莊縈雁
風傳媒總主筆夏珍3月17日出席政大逆思講座「從業界環境看學生媒體:小蝦米與大鯨魚的共生」談到「(採訪)和身處的媒體類型無關,主要在記者的視野和心看往何處」。她指出,業界記者在寫稿時容易流於制式化,而學生媒體往往能用不同的角度讓業界驚艷。
「網路媒體的傳播能量再大,也大不過台大e論壇」夏珍說,318學運第一天風傳媒的即時新聞表現亮眼,直到第二天中午其他電視台才漸漸跟進,但當SNG車進場報導後,太陽花學運漸漸扭曲成「飛帆夾克、為廷小熊」等花邊新聞,然而台大e論壇卻在學運中大放異彩,許多媒體轉載他們的報導,因為這是場學運,學生既是觀察者,也可以是當事人,感受和視角必然和線上的記者有所不同。
夏珍表示,她曾好奇學運時學生在立法院外的街頭民主教室究竟談了什麼、感受到什麼,於是她要求記者到現場寫稿,但回傳的新聞卻總是制式化、乾乾的「好像入行後就被框架住了」,就連退場時,台大e論壇拍出一張學生在折整桌紙鶴的照片,畫面流露出的情感非常棒,然而風傳媒在學運中拍了上千張照片,卻沒有一張是這樣,夏珍說,她想看到這些情感層面的報導,只有在台大e論壇看到。
「時代的氣氛在轉變,當氣氛轉變時,人不怕老,只怕你沒看到想看的東西」夏珍說,全台灣學校這麼多,報導內容包括校內和校外,但像世新大學很可惜,破報、立報、四方報有些收了,甚至四方報嚴格來說並不算是學生報了;銘傳的銘報至少做到一點,就是跑單一新聞:媒體業界新聞,但銘報頂多找小贊助商,也賣不出去。學生媒體報導多元值得珍惜,但仍遇經營困境。
夏珍懊惱說,「太陽花學運一過沒有人再談台大新聞e論壇」,該如何協助推動這些學生媒體,台大新聞e論壇其實在學運後也推過九合一選舉漫畫,但仍無法與過往的盛世相比,她說,這些學生媒體該怎麼做,是否真能成為一個媒體,並把這些新聞帶出校園外,是值得期待的課題。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