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
記者/周孝恬
新聞的普及幾乎充斥在現今世界的每個角落,作者艾倫·狄波頓在書中寫到,在當今的已開發經濟體當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前的宗教信仰,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成了晚間新聞。
艾倫·狄波頓將新聞分為政治、國際、經濟、名人、災難和消費六個面向,以閱聽眾的角度反思新聞界應當如何改變。作者如同大多數的閱聽者一樣發現現今新聞的問題,然而他將問題有條理的名列,更以邏輯性的方式給合理的解答。
在書中艾倫·狄波頓列舉許多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他也將人們心中對於這些新聞產生的疑惑、嫉妒、憐憫、害怕等種種內心的疑問與情緒列舉出來。他在每篇文章的結尾都寫下自己的觀點,以及如何用實際行為改善媒體環境和閱聽眾,在書中的最後放上結語加強自己對這六面向的論點。
為什麼人們願意花時間閱讀與自己時間地點皆不同《凱薩大帝》,對於中非十萬名兒童遭受佝僂病與瘧疾所苦卻漠不關心。為什麼人們能從《哈姆雷特》這樣的悲劇中產生同情心並且獲得教化,對於平日發生的兇殺、暴力新聞卻僅增加對人的不信任。
作者在書的最後提到,新聞週期的步調毫不停歇,不論昨天的新聞有多麽重大,只要一到早上,這一切混亂喧囂就會全部重來。新聞中心就像醫院的意外與急診部門一樣,具有一種制度上的健忘現象。每天晚上,血跡都會被擦拭乾淨,死者的記憶也會被抹除一空。新聞是否應當負起責任,不僅是傳遞消息,更帶領閱聽眾了解這世界的樣貌;而閱聽眾是否該停下腳步,認真思考什麼樣的內容是自己渴望的。
閱讀手札閱讀這本書對於我許多的疑惑給了許多回饋與反思,也讓我深感自己對於獲取資訊是如此麻木,僅僅以自己的主觀去判斷新聞的好與壞,而不是思考其中的原因。我們都有權利去表達自己對與新聞的看法,然而一再的憤怒無法為這個環境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先從自己眼光改變,才有更大的機會改變我們所吸取的新聞。
書籍資訊
書名: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
作者:艾倫·狄波頓
出版社: 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14/05/29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