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重複中求變化 林瑩宣「手」創印刷效果

元素重複中求變化 林瑩宣「手」創印刷效果 | 華視新聞

李雨羲  / 台北市

【記者李雨羲台北報導】高飽和的對比色彩醞釀強烈的視覺衝擊,來自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四年級的林瑩宣,以綠色和壓克力媒材作為創作主軸,舉辦個人創作展《重複與差異》,在看似重複的幾何元素之中,穿插細微的變化與驚喜。

高中便開始踏入藝術領域的林瑩宣,在大學期間也接觸了多媒體、美術、平面設計等科系,如今轉換至藝設系,讓他意識到比起坐在電腦前操弄組件,他更享受親自體會媒材在手中變化的過程。因此,此次展覽不僅讓林瑩宣開始檢視自己的創作方向,更展現出他以手作方式傳達視覺設計的風格。

擁有強迫症的林瑩宣對於「規律」的事物有著癡迷的追求,在展覽中也透過「重複」元素的方式,一反大家對於他陽光外表的既定印象,展現內心較為偏執的一面。而為了以手工方式讓作品有類似印刷的效果,他捨棄油彩這類筆觸明顯的媒材,改以刮刀塗抹壓克力顏料在畫布上,減少人為痕跡,「我沒辦法接受有任何『失控』的要素出現在我的作品之中,所以我的作品只能被『理性』的創作出來。」

〈重複執行8次〉為林瑩宣專為該轉角處設計的作品,相較於過去多以具體物件延伸創作,他這次更注重在色彩的抽象結構上。 圖/嘟嚕影像工作室提供

「以前在藝術駐留時,小朋友在色彩上的運用總能讓我看見制式框架以外的驚喜。」林瑩宣解釋,小朋友在上色過程中,不會對物體本身帶有刻板印象,使他從中看見色彩搭配的其他可能性。因此在本次展覽中,林瑩宣選擇以大量「綠色」元素貫穿所有展件,並利用顏色的明度、深淺等要素,引導觀眾的視線動線及觀賞順序。像是佇立於入口處旁的作品〈叢〉,他便利用由上而下切光的方式,讓作品在昏暗的角落中,營造出如同「燈箱」的數位效果,以吸引觀眾目光。

林瑩宣表示瑩光橘為他最愛的顏色,因此他也將其穿插在展場中,並利用線條的方式貼在地面上,作為警示線將展場空間框住。  圖/嘟嚕影像工作室提供

「瑩宣每一次辦展都會反覆場勘,讓整個展場空間都能融合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在清大藝設系的負責指導林瑩宣的教授謝鴻均表示,林瑩宣在籌備期間,會不斷確認展場在每一個瞬間的狀態,並利用環境增加作品本身的視覺效果。此次展覽的主要作品〈反覆的反覆〉便是利用展場的落地窗,讓窗外植物與不同時間的太陽光,和作品產生視覺上的變化。同時,林瑩宣也利用變換材質、扭曲線條的方式,去破壞作品原先因重複而產生的一致性。

林瑩宣以黃色玻璃紙覆蓋玻璃窗,以呼應展場黃色漆牆,同時也利用跳格覆蓋的方式,讓觀眾在視覺上得以有喘息的空間。 圖/嘟嚕影像工作室提供

本次的展覽對於林瑩宣來說,不僅僅是證明自己的管道,也讓他逐漸梳理出自己未來的方向,成功在研究所求學階段立下小小里程碑。同讀清大藝設系碩士班二年級的葛亭妤說:「像我學一般美術繪畫的人,就鮮少有機會接觸到這樣強烈的色彩衝擊。」他認為,林瑩宣的用色手法對他來說是一個新穎的體驗,未來在創作上也會想嘗試這類大膽的表現方式。

〈反覆的反覆〉中,林瑩宣在無數筆直的線條之中,穿插了三條跳動的曲線,讓線條回復原先的動態感。 圖/李雨羲攝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