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餘麥酒 用啤酒釀出農業新價值

王怡婷、張適  / 台北市

市面上的啤酒琳瑯滿目,但您可知道,我們釀酒所使用的原料,大多來自進口。 而就讀台大農藝所的陳相全,便想透過製造一瓶百分之百台灣小麥製造的啤酒,這種打造高單價雜糧產品的方式,來鼓勵農民種植小麥雜糧的意願,並希望能藉此幫助台灣的農民與改善農業環境。於是,禾餘麥酒便這樣誕生了!      

飲食習慣改變 雜糧生產意願低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的稻米用量逐年減少,產量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然而麵包、麵食的消費量提升,使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約一百三十萬噸的小麥,但自給率卻不到百分之零點一。不僅如此 ,玉米、大豆等雜糧也幾乎百分之百仰賴進口。如此,台灣在糧食進口上不僅要看其他國家的臉色,在糧食價格上也容易受國際局勢影響。 而台灣不種雜糧作物的原因便是因為成本較高,且國內缺乏高經濟價值的雜糧產品,導致雜糧的生產量逐年減少。陳相全便是看到台灣雜糧缺少高經濟價值產品輔助的問題有了這樣的想法。透過本土種植的麥、玉米等作物來釀製高經濟價值的啤酒,藉此提高農民種植意願。
從種麥開始 禾餘給予釀酒新價值
二O一一年,在美國念書的陳相全抱持著改善農業環境的初衷回到台灣,受到台大農藝所教授黃文達的鼓勵後,開始了釀酒的事業。然而,台灣已經三十多年沒有產麥,在啤酒的原料供應上成了一大問題。 為了解決沒有麥可以釀酒的問題,陳相全先在自家花園種植,之後從台大農場到與農民契作,就算成本比進口麥高上許多,因為禾餘團隊要保證自家產品原料能夠盡量都來自本土。
p3-03.jpg
禾餘麥酒創辦人陳相全(右)以及團隊成員盧心潔(左)。
禾餘團隊在復育麥子的過程中,曾將台灣麥送到美國的釀酒廠測試,發現台灣小麥的特殊結構與香氣其實相當適合釀酒,團隊成員盧心潔說:「台灣種出來的小麥不適合做麵粉。因為蛋白質成分不夠高,但台灣的小麥卻剛好符合了釀酒的標準。」此外,陳相全也試著將釀造後的殘渣供給養豬戶和養鴨戶使用, 也讓釀酒多了一份環保的價值。
001.jpg
團隊成員盧心潔介紹台灣在地生產的白玉米。

一步一腳印 邁向真正的MIT
今年二月,禾餘麥酒的第一批產品終於問世,在主要原料上用了在地生產的玉米及小麥等作物, 雖然啤酒花還是從國外進口,但陳相全已先踏出重要的第一步。除了在作物上下功夫外,產品標誌與提袋的設計,皆出自台灣設計師之手。 陳相全也表示:「不僅僅是啤酒,我們連瓶子也是MIT。」
接下來,他們預計在年底推出一款以蕎麥或薏仁釀製而成的啤酒, 因爲在臺灣,種植這兩類的農民較多。他們也希望在三年後,包括需長時間栽培的啤酒花都能在地化生產,邁向打造完全屬於台灣的啤酒。此外,創辦人陳相全也不吝嗇地表示,願意在新產品上市後半年公開配方與釀酒步驟,除了鼓勵大家自己釀酒外,更希望能影響台灣釀酒大廠,讓所有人都能使用在地資源釀酒,用行動支持並幫助台灣農業。
002.jpg
禾餘麥酒以及其提袋。
延伸閱讀 社企流 ─ 禾餘麥酒 在地生產與釀造 劍獅女孩私房報導 ─ 禾餘麥酒~喝出台灣土地的風味 上下游新聞 ─ 糧食自給率僅3成3,吃米量創10年新低 禾餘麥酒粉絲專業 文創 X 新創-跨界探索 ─ 用啤酒改變台灣農產價值鏈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